王燕梅滿臉笑容道:“肯定招待,你們能來幫忙,沒道理讓你們餓著肚子回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話。
下午又來了好些人幫忙,甚至還有外村的人,戴著草帽扛著自己家裡的鋤頭,牽著老黃牛就來了。
有些人家裡有耕地機的,也直接開了過來。
不過,來幫忙的基本都是認識的,許富強都能喊得上名字。
大多都是些中年人和老年人。
這個時候村裡的年輕人很少,要等過年那會兒才能看到回鄉年輕人的影子。
十裡八鄉的,還有些沾親帶故。
這麼大一個山,還好提前做好了規劃,這時候人手多反倒是個好事。
除雜草,翻土根,挖溝開渠弄排水灌溉係統,修路……樣樣都需要人。
那八十畝的平地能用機器翻,效率很快。
有個爺爺牽著黃牛,也要幫忙犁地。
雖然現在逐漸用機器代替牛耕,但許輕知還是給劃分了一小片地。
老頭子高興的樂了,衝那幾個開始勸他牽著牛走的人說:“我這把老骨頭咋就不能犁地哩,咋就不能犁”
許輕知嘴角一勾,笑了。
村裡好多老人雖然年紀大了,但就是不肯服老,而且常年勞作,身子骨硬朗的很。
有時候不讓他們乾活還難受,就不樂意在家裡待著。
許輕知不賣菜的時候,就沒有看群裡消息,還是王燕梅接到三姨婆的電話來問,輕知咋不在群裡吭聲哩,大家夥都在找她。
王燕梅這才來告訴許輕知這件事。
許輕知躺在躺椅上,打開群,看到是為了大米。
她計劃好了的,這些後麵肯定不能賣了,除了自己家要吃,家裡還有這麼多的雞鴨豬要養呢。
王燕梅問她:“咋樣輕知,咱們家還剩這麼多稻子,可以撿成米哩,反正也吃不完。”
“媽,不賣,後山還那麼多雞鴨呢。”許輕知說。
雞肉鴨肉吃起來多香呀,而且她用靈泉水灌溉過的稻子,喂給雞鴨吃,雞鴨竄竄長個兒,就連雞蛋的品質都比一開始提高了不少。
王燕梅打著主意:“我聽你三姨婆說,群裡好些人出的價格都高嘞,竟然大米都肯兩百塊一斤。”
倒抽了口氣,王燕梅壓低了聲音繼續道:“輕知,這一包百來斤的稻子賣去米廠才給一百二一包,咱們要不把自家的米賣出去,再收彆人的過來喂給雞鴨好了,現在雞鴨光是養著,沒收入,虧本的買賣哩。這樣子,咱還能賺一些。”
“媽,不行的。”許輕知拒絕了。
她種菜養雞鴨,就是為了改善口味,調理身體,哪兒能為了賺錢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