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各有各的心思。
周正采集了不少環境樣本,問許輕知要了聯係方式,兩個人互相加了微信。
許富強去清理村裡公共曬穀場,那裡常年不用,已經廢棄了很久。
沒多久,許富強就回來了。
他愁眉苦臉道:“那曬穀場太久沒用了,都長草了,地上都是青苔,曬稻子不得行。”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王燕梅想了想道,“乾脆運去縣城那個大米廠,就是多花點油錢,稻子可以直接用機器烘乾的,然後檢成米再運回來。”
許輕知:!!!
什麼,現在已經有這東西了
“媽媽,你怎麼不早說”
那還曬什麼稻子,直接運過去就行了。
村子裡大多種著自家吃的,或者二手水稻販子為了多賺點錢,就寧願自己費時間曬乾了。
但是許家這次種了五十多畝的田,那肯定是直接送去烘乾的方便。
去縣城就是路遠一些,多耗費點油錢,可能烘乾還要收點錢。
地上的稻子已經在曬了,就先不管,許輕知做主,今天忠叔用收割機收的稻子,就直接用貨車運去大米廠。
許富強又去七裡八鄉找來四輛大貨車來幫忙。
收割機的工作效率很高,一個小時就能收完十畝田。
桃水村地勢平坦,並不複雜,沒什麼操作難度。
這樣效率快的話,一天都能乾完。
果然是科技改變生活。
這要是以前人力時代,那都是一整個大家族連著小孩一塊出動,今天幫這家收,明天幫那家收。
大人彎腰割稻子,小孩幫忙拿稻子過去打穀機裡甩,幫不了忙的小孩因為沒人照看,便在打完稻子的稻草堆上跑來跑去的玩,玩累了便嗅著稻草香,睡在那稻草堆上。
等到天黑了,還要打著燈收稻子。等大人們忙完了,再一看小家夥們,一個個的在稻草堆上睡得正香,叫都不願醒。
呼吸間是稻香,耳邊是蟬鳴和不知名的小蟲吱呀叫,有微微的涼風,還有大人沾滿了泥土的半紮在小腿肚的褲腳。
這些因為科技發展,都逐漸成為專屬於那一代人的記憶。
如今,收割機收割,大貨車直接運走。
除了運過去,還得隨車跟幾個人去幫忙的。
田力幾人自己就分好了隊,兩個人一起,加上許富強,正好五個車。
周正要采樣,年紀也大了,就不去了。
王燕梅在家做飯,許輕知則去阿公家捏柿子了。
去的時候,阿公正好在殺魚。
霍封衍手裡拎著一堆從京都帶過來的補品,叫了聲:“阿公。”
老頭一抬頭,笑嗬嗬的:“小霍,我曉得你過來了,今天中午殺條魚,輕知,你們中午就在我這吃了。”
“家裡有客人,阿公,你殺了魚到時候拿過去,中午一塊過去吃。”許輕知去看了看柿餅,曬的已經有模有樣了,她洗了手擦乾,繼續捏樣子。
老頭嘴裡說著:“咋了,你嫌阿公做飯手藝不好”
許輕知也明白阿公的心思,就是想對人好一點,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就覺得親自做頓飯也是好的。
“阿公,我不是這個意思。”她看到他滿手的魚鱗,催著道:“你先把手洗了,彆染上了魚鱗病。”
打小長輩就在說,殺魚的時候要當心,莫要讓魚鱗在手上留的久了,不然就會得魚鱗病。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魚鱗病。
村裡之前有個人就得了,起先是魚鱗沾著皮膚久了,皮膚爛了,後頭就長出一個包,鼓的越來越大,那人也舍不得花錢去醫院,自己在家拿刀給那塊肉削了,那個地方就一直有個鼓起來的包。
後來那人穿著短袖,許輕知還瞧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