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昌文君的長子羋旌?
不,不是羋旌,羋旌還不值得王上如此,就算加上昌文君也不會。
是白衍!!!
李斯突然想到這些後,轉過頭,已經年到半百,略微出現老態的他,此刻看著嬴政,不知為何,心中第一次感覺到深深的危機感。
曾幾何時,王上何其重視他,甚至讓他李斯的女兒,不是嫁給贏氏宗親,便是許配給秦國的公子定親,而他的兒子亦不例外。
故而當初嬴政即使與尉繚同吃同住,李斯看到,都沒有感覺到危機,從不擔心自己會失去嬴政的器重與寵信。
但此刻。
李斯心中驀然浮現一股危機感!
“王上!還望王上三思啊!”
“王上,絕不可如此!”
隗狀、尉繚、王綰紛紛抬手說道,勸誡嬴政收回王命,對此尉繚不惜以魏王舉例,當初若非魏王種種舉動,魏國也不會由盛變衰。
昌文君也滿是意外的看向嬴政,此刻的昌文君,沉默的站在原地,不知如何開口。
於理,昌文君清楚尉繚等人說得沒錯,此時出兵援助雁門,絕非明智之舉,就是當初其他諸侯國麵對這種不可調兵的情況,都是隻能寄托與守將能死守堅持下去,不會輕易調兵。
但於情,如今長子羋旌,可還在雁門境內。
書房內。
隨著隗狀、王綰等人勸說的話不斷響起,然而無論眾人如何說,嬴政都搖了搖頭。
“寡人心意已決,雁門事關滅燕成敗,若是此番潁川郡內,膽敢有人叛亂,寡人能滅韓一次,亦能再滅一次!”
嬴政輕聲說道,隨後看向地圖。
“至於上郡,帶雁門之危解除,自會回師救援上郡,先滅燕,再平亂!”、
說話間,嬴政是在告訴尉繚、隗狀等人,此次調兵馳援,並非隻為雁門,更多是為滅燕,王翦與辛勝至今還在率領秦國大軍,在攻打燕國。
但這冠冕堂皇的理由,落入書房內李斯、尉繚等人耳中,眾人對視一眼,紛紛無奈的搖頭。
顯然,無一人相信嬴政的話。
平外必先安其內!
李斯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嬴政怎麼可能不明白,一但三郡真的出事,就算攻下燕國,恐怕也都無暇顧及。
“昌文君!”
嬴政開口說道。
“微臣在!”
昌文君見狀,站在地圖旁,對著嬴政彎腰打禮。
“此番領兵增援雁門的重任,寡人便全權托付於你,由你調遣三郡兵馬,馳援雁門!”
嬴政下令道。
聽到嬴政的命令,李斯、尉繚等人都沒有意外,嬴政都已經決定調動三郡兵馬馳援雁門一郡,就足以看得出其重視程度,如此情況下,能讓嬴政最放心領兵的將領,莫過於昌文君。
畢竟羋旌可是昌文君的長子,如今羋旌與白衍一樣,都還身處在雁門,擔任監禦史。
若要領兵增援雁門,那麼由昌文君統領大軍前去增援,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同樣也會最讓人放心!
“微臣遵命!”
昌文君聽到嬴政的命令,拱手說道。
說完這句話後,昌文君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鬆口氣。
半個時辰後。
隨著嬴政的決定,那麼大軍的調動,以及日後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就要提前商議,好做準備。
商議結束後,李斯、尉繚等人,紛紛離開王宮書房。
走在王宮大殿外高大的房簷下,路過一根根巨大的頂梁柱,尉繚等人一邊閒談,一邊搖頭。
“此番王上所令,恐非明智之舉!”
尉繚說道,目光隱約有些擔憂,一直以來,潁川都處於動亂,有地方士族暗地裡作祟,導致民怨沸騰,百姓紛紛敵視秦國。
此前有河西、河東兩地大營駐紮,尚不必擔憂會出現大規模的叛亂。
“的確,斯也以為如此!”
李斯一邊走,一邊聽著尉繚的感慨。
看著蔚繚一眼後,李斯也跟著搖搖頭,歎口氣。
“斯此前聞之白衍調任回雁門,以為王有慮,存疑待觀,不曾想”
李斯說道這裡,停下腳步,看向尉繚。
“若如斯心中所想,無疑日後中常侍的位置,定是白衍,再無二人!”
說出那句再無二人時,李斯腦海裡,仿佛想起當初,那時候的他,也是深受嬴政器重,可以說,彼時上卿之中掌管整個秦國律令與案件的廷尉一職,非他李斯莫屬,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嬴政除了他,從未想過要把廷尉這等要職交給他人。
“老夫也未曾想到王上如此器重白衍!”
尉繚看著李斯,歎息一聲點點頭。
他何嘗沒有感覺到,在嬴政心中,到底是有多器重那白氏白衍。
“看來王上並沒有介意當初白氏白起一事!”
尉繚不經意間,感慨一句。
停下腳步的尉繚,沒有注意到隨著他的話,李斯突然麵色一鬆,似乎不複方才那般滿是心事,
尉繚轉過頭,看著一旁走著的昌文君,抬起雙手。
“昌文君,尉繚冒昧,雖羋旌身處雁門險境,然三郡之兵,非一人一城之事,事關三郡,國之大事,存亡之禍,不可不慎,故而尉繚還望昌文君念及三郡安危,能請羋王妃私下,好好諫言王上,讓王上收回王命!”
尉繚對著昌文君拱手說道。
雖然明知道昌文君的長子羋旌,如今在雁門情況不容樂觀,若是沒有援兵,定是凶多吉少,但尉繚站在秦國的立場上,還是忍不住請求昌文君能讓羋王妃吹吹耳邊風,讓嬴政能收回主意。
換做其他人,尉繚不會開口請求,但眼前的人,是昌文君。
刹那間。
李斯、隗狀、王綰等人,全都停下腳步,互相對視一眼,隨後看向昌文君,不知道昌文君會不會答應。
說起來,就算昌文君不答應,他們也都能理解,人非聖賢,如今在雁門擔任監禦史的,可是昌文君的長子,換做他們,他們也都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長子子嗣,活生生的被困在雁門,被匈奴圍攻而無動於衷。
“好!”
最終,昌文君抬起手,說出一個字,說完後,便放下手,緩緩離去。
這一幕,讓李斯、尉繚、王綰等人,紛紛動容,就連尉繚,看著昌文君離去的背影,都麵露羞愧的神色,許久才歎息一聲。
尉繚清楚,秦國朝堂之中,楚係雖讓人忌憚,但同樣不乏良臣大才,如眼下昌文君這般,讓人由衷敬佩,有這些人在,昔日秦國亂政方才得以平定,秦國勢強,不複昔日諸國之禍亂。
夜色下。
王綰的府邸中,當白裕與胡老從王綰口中得知雁門發生的事情後,全都大吃一驚。
“什麼?”
白裕搖搖頭,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王上如此動怒。
“胡老,三日後,白裕想隨軍出征!”
白裕轉頭看向胡老,麵色擔憂的說道。
身為領兵之將,白裕比胡老與王綰,更加清楚雁門哪裡到底有多危險,情況有多嚴重。
“你的身體?”
胡老眉頭緊鎖,看著白裕。
“無礙!”
白裕顧不得那麼多,雖說在秦國朝堂,他是一個擁有將爵的將軍,但白裕卻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如今的他,彆說想要再升一爵難如登天,就是這條命,都不知道何時就沒了,一直以來,他都清楚自己是一個不能上戰場的將軍,雖他人敢說,但事實就是如此,若非王上厚恩,他白裕,恐怕早就已經回白氏。
故而白裕比任何人都明白,表麵上,他與白衍一直都是白氏的頂梁柱,但實際上,真正的頂梁柱,隻有領兵在外的白衍。
不管是贏氏宗親所居的櫟陽、還是宗廟的雍城,那些贏氏族人,乃至其他士族、名門望族,乃至連馮氏、楊氏,如此尊重白氏,也樂於結交甚至與白氏聯姻的原因,便是因為還有上升機會的白衍。
故而眼下,他實在不放心讓昌平君一個人去增援雁門。
雖說他身體不行,雖說他要跟著仇人昌文君一起去,隻要此行能救出白衍,就算是他被昌文君抓住機會殺死,他也不願無悔。
“怕王上必然不會答應白將軍前去!”
王綰這時候,突然開口說道,看著白裕。
三日後。
隨著羋王妃連日勸誡無果後,在朝堂上,嬴政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當中宣布對昌文君的任命。
昌文君不得不動身,啟程離開鹹陽。
至於白裕想要隨軍同去的請求,最終被嬴政駁回,即使是有胡老的幫助,嬴政依舊沒有答應。
看著失魂落魄的白裕,嬴政眉頭微皺,歎口氣,讓百官繼續商議政事。
胡老也隻能作罷。
的確如王綰所言,白衍如今被圍困在雁門,王上又怎會再答應讓白裕前去,天下之人皆言嬴政是暴君,但隻有秦國朝臣才知道,嬴政是一個念舊的人,白裕是白氏僅有的兩人之一,嬴政不會答應白裕與白衍,一同出現在戰場上。
大殿中。
看著昌文君的離開,文武百官方才得知原來數日前,嬴政大怒的起因,便是因為匈奴南下,所有人都忍不住暗自心驚,看著一臉擔憂的白裕,百官之中,惋惜的大臣有,幸災樂禍的大臣也有,看熱鬨的人更是不少。
下朝後,幾乎所有官員,無論文官還是武將,紛紛互相打聽雁門的具體情況,雖然王上沒有細說,但幾乎所有官員都清楚,觀起那日嬴政的怒火,以及讓昌文君領兵,這些都足以說明,恐怕此番雁門那裡凶多吉少。
鹹陽城內。
嬴政的任命,消息從官員口中的傳出,也導致在短短的一日內,匈奴南下的事情,隨著傳播,不久便傳遍整個鹹陽城。
茶館、酒樓中的一個個大官權貴,一個個商賈,一個個來自楚、齊、魏的士人,紛紛都談論起來,言語之中,巴不得聽到白衍死的消息。
而隨著消息人傳人,逐漸離譜起來,演變到後麵,從有人猜測白衍可能此番凶多吉少,直接變成白衍已經戰死在雁門。
接下來的兩日,在無數議論聲中,鹹陽城內,一個騎馬的秦吏,拿著一封竹簡,急匆匆的行駛在大街上,在街道百姓的避讓中,朝著王宮方向趕去。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