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與龍性的變化有關。
正如天都隱龍訣總綱中這樣一段話所說,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看似說的是龍的種種神通,實則說的則是真龍之性,變,也就是適應力。
孟昭此時也不著急探尋最後一座寶殿,而是升起絲絲好奇之心,將這三者全部消耗能量點推演融合,雖然明顯有些浪費,但他如今也經得起這種浪費。
先說羅漢童子功和天都隱龍訣推演後的武學,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變化,隻是在後天篇築基練氣上,多出一些口訣。
這也很正常,就像是一滴墨水落入水杯中,能將杯中之水染成黑色,但落入池塘,甚至於湖海當中,很快就會被同化。
屬實是二者層次相差太大,能讓天都隱龍訣這種武功多出幾段口訣,已經說明羅漢童子功的可取之處。
然後是赤旗令和天都隱龍訣相推演融合,倒是有不少改動,龍氣性屬烈火,化作火龍,威力更加不可思議,可惜,隱患也更大。
按照孟昭如今的眼界來看,可行是可行,但真要是按照照天鏡推演而得的新武學來修行,那就是找死,一天兩天不死,一年兩年都得死。
就一句話,厲害歸厲害,不是人練得,哪怕紫元龍體也扛不住。
再然後,就是三門武學推演融合的結果。
主要還是內家練氣之道的提升,龍氣變化更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火是其一種屬性的表象,而不是唯一。
立意,則從自身單純的化作真龍,變為自身為帝龍,所修持諸般真氣,為風火雷電,雨雪冰霜等等真龍,以帝龍統禦真龍,自是神通無量。
這是讓孟昭極為好奇和驚疑的一點,畢竟能對天都隱龍訣查缺補漏已經是他最大的期盼,卻沒想到還能將此功進一步拔升,臻至如此不可思議之偉大境界,看來是三門武學的某些精要,引起了質的升華。
如果說之前天都隱龍訣,隻是成就普通的真龍,那麼如今的全新武學,則成就的是萬龍之主,比肩始龍,祖龍的帝龍。
當然,赤旗令還不足以真正助推天都隱龍訣達成如此成就。
未來還需孟昭不斷的以新的神功融入其中,夯實這門武學,使帝龍之名,名副其實。
不然,總不能隻駕馭一條赤龍,就說自己是帝龍吧?那這帝龍也顯得太掉價了。
甚至於,縱然有照天鏡在手,能否讓這門武學徹底圓滿,孟昭都沒有絕對把握,隻能說,儘力而為。
當然,縱然隻是單一的赤龍,也已經勝過天都隱龍訣的威力。
所以,孟昭心念一動,這門全新的武功,被他叫做,赤龍都天秘典。
等哪天自己將新的神功融入其中,龍氣生出新的變化,而不止於赤龍,再換名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