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第一波名聲,其實是從沈天賜那裡借勢而來,無形中已經矮了人家一截,雖然後來明秀湖一戰封神,戰績之強硬,拿出來和沈天賜作比也不虛,到底不如沈天賜深入人心。
其二,也是很關鍵的一點,不管怎麼說,他都比沈天賜大了四歲,也就是四年時間,同樣的年紀,他是遠遠比不上那位金陵奇才的。
所以,怎麼看,孟昭固然是天才之屬,但拿來和沈天賜同台比較,還是相當遜色的。
那麼,他現在的名聲是從何處得來的呢?
根據孟昭自己派人搜尋信息,以及分析來看,主要還是北地世家大族,武林名宿,以及江湖人士自發推崇造就而成,而更根源之處,在於南北之分。
不錯,南北之分,地域之彆,自古以來,都是橫亙在兩地之人心頭的一道大山,兩地人心中,也多含較勁之意。
沈天賜是南人的天才,為年輕一代的領袖,代表著南方武道之繁榮昌盛。
而北地多年,卻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人,不論是身處高層的大佬,還是混跡底層的苦哈哈,哪一個麵上都不好過。
所以,孟昭明秀湖畔一戰而定後,北地自上而下,大小勢力,散人,都自發鼓吹其人,勢要造出一個和沈天賜爭鋒的天才。
而且,這天才是連沈天賜都親口承認的對手,你想黑也黑不了。
至於為什麼是孟昭,而不是彆的人。
主要原因在於,孟昭的身份是世家子,雖然不是九姓出身,但也是僅次於九姓的大家族,還是開國貴族之後,用來和沈天賜打擂,足夠了。
再者,要拿出一個如孟昭這般厲害的人,還真挺困難。
想要打出和孟昭相同的戰績,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就算你真有那個實力,也得有一個實力雄厚的對頭,就算有這個對頭,也得有一個足夠盛大的舞台,如此,才具有說服力。
所以,各種因緣際會,造就了孟昭的盛名。
這一點,他心知肚明,此時,正好拿來推諉自己的身份,相當具備說服力。
而且,他表現得也相當出色。
首先,正常人思維,哪有人會自己揭自己短處的?尤其是心高氣傲的天才,就更加少見了。
其次,則是他的語態,符合一個本身具有實力,卻寂寂無名,並嫉妒名不符實之輩的天才身份。
所以,孟昭這短短幾句話,殺傷力還是相當強悍的,當場就有不少人連連點頭,調轉船頭,已經不再相信康友德之言。
都是信口開河,孟昭都朝自己身上潑臟水了,誰更有說服力,不是一目了然?
7017k(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