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是這麼說,隻是,你孟家在靈武城,多次捕殺,侵害普度教信眾,早已經和普度教水火不容,血海深仇,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抹平的?”
這的確也是事實,畢竟早前孟昭擔憂普度教起兵之後,裡應外合拿下靈武城,他未雨綢繆之下,才將城內外肅清,隻留下他一個聲音。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有了惠空和尚,其實普度教的威脅也就不算什麼了。
隻要這位點頭,將整個普度教拿過來,都不是沒有可能。
“冤家宜解不宜結,惠空大師,這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再大的仇恨,其實也可以消弭的,況且,早前我也不能確定大師仍在世上,且修成天人,自然行事急躁了些。
如今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隻要大師給機會,你我兩家強強聯手,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惠空和尚點點頭,又搖搖頭,
“話的確是這樣,以我個人角度而言,也的確願意和你結盟,但,普度教雖是我首創,但而今卻不是我做主,其背後的人,勢力之多,之廣,也是你所無法想象的。
你覺得,他們會這麼輕易就接受你的和談嗎?”
孟昭也並不意外這一點,開玩笑,若沒有強力人物支持,資助,一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武夫,怎麼可能將普度教發展到如今這個規模?
光是發展也就罷了,那巨大的財力,又從何而來?
難道靠一群連飯都吃不起的老百姓眾籌?
彆開玩笑了,這些財富,始終還是源自於有錢有勢的人家。
不過,這些人,大多其實還是存著搏一搏的想法,他們的階層固化,自身又經營到了頂頭,看不到未來的出路,倒不如拿出一點東西,嘗試著搏一搏。
萬一贏了,不定就是下一個開國貴族,類似的例子,簡直不要太多。
當年孟家先祖孟神通就是一個土匪惡霸,不也成了開國貴族,而且現在子孫後代,還琢磨著要再進一步,乃至一大步?
這種賭性,雖然很不好,甚至看起來可笑,但一旦成功,獲利也是以百年為計數的綿長。
不過,在孟昭看來,這些人純屬是瞎折騰,神州大地自古以來,從沒有說以教派成功推翻皇朝,建立新政權的,是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的。
反倒是為王先驅,成為浩瀚曆史一朵浪花的,屢見不鮮。
假如真的懂曆史,夠理智,就會知道,這種投資,是必定血虧無疑的。
投資不單是看項目,更要看人,人不對,項目再好,也會乾黃。
所以許多投資人看好的,往往也隻是主持項目之人,而不是某個特彆項目。
孟昭自信,將他和普度教放到同一個平台上,十個人,有十個人會選擇他作為投資對象,而不是所謂普度教。
隻要這些人真的是為了利益,為了打破階層,為了子孫後代的未來,而不是單純的教派信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