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從彆的時空學習到一些有利於自己時空的東西,這本來就是朱元璋組建大明聯盟的初衷。雖然後世的很多東西都值得大明借鑒,可是因為大明跟後世中間的跨度太大了,想要一口氣追上後世,很多政策是不能夠直接套用的,所以從大明彆的一些時空中學習他們一些優良的政策,然後經過優化變成適用於自己時空的政策,這就是大家每次都要聚在一起討論的目的。
趙長歌等大家都討論完了,這才繼續說道:“隆慶時期除了一些改革之外,還興修水利,這主要的目的就是兩個,一個是為了緩解多年為患的水災。二就是解決南糧北運的嚴重堵塞問題。在緩解水災方麵,海瑞在任應天巡撫的時候,曾組織人手大力修浚吳淞江、白茆河,引水入海的工程非常重要,而且他講賑饑與修水利相結合,對穩定東南地區的社會秩序有著良好的效果。”
海瑞此人不光自身清廉,且才乾能力都不缺,這樣的臣子隻要是有抱負的皇帝一般都非常的喜歡。
“在嘉靖時期的時候,兵部右侍郎等曾經一再建議在浚河的同時重開海運,但是每次都被朱厚熜給拒絕了,在朱載坖即位後,接受了給事中宋良佐的建議,先恢複了從遮洋總到薊州一段短距離的海運,然後在逐步恢複從江淮到北京通州以至於遼東全線的航程。然後朱載坖在高拱的建議下,恢複了海運,修造船隻,編組船隊,配備官員水手,定期啟航。禦史漕糧百貨都可以送到北京。”
“海運和河運並用,不僅保證了從隆慶到大明末期近百年的京中儲備需要,還滿足了各地的物資要求,而且隨著官方船隊的定期出航,私人的海上貿易也迅速的開拓,東南沿海商品經濟的發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影響深遠。”
朱元璋等人對於朱載坖並不怎麼喜歡,覺得這個家夥貪汙美色,自身能力也不足,但是偏偏朱載坖身上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優點,那就是聽勸。他雖然很少插手朝政,但是對於自己信任的臣子,他就舍得放權給他施展的空間,這樣隻要不寵信奸臣,那麼他的江山社稷便不會發生動搖。
“開海貿易對於經濟的刺激是非常巨大的。朱載坖接受了福建巡撫塗澤民的建議,批準開海禁,允許販賣東、西二洋,從而使得民間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被視為隆慶開關。明朝在福建漳州月港設置督餉館,向海商征收餉稅。隆慶開關被認為是明朝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對外開放,突破了兩百年朝貢貿易的樊籠,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海盜活動。”
“至此之後,大明的海外貿易蓬勃發展,每年進出口貿易額都有大約一千六百萬白銀左右,貿易盈利高達九百多萬兩白銀左右。不過隆慶開關也是有著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就是明朝隻開了月港一港作為合法的出海港口。其次商人出海貿易地點也有很大的限製,很多海外國家都被不允許貿易。第三就是海商經營種類有限製。第四就是海商出海的數量也有限製,海防館發放的“由引”也就是所謂的出海許可證一共才一百張。”
如今大家都知道海外有著數不儘的財富跟礦產,所以有能力的時空早就已經展開了對外貿易,並且組織了船隊出海,貿易、搶奪、征服一係列的操作讓他們各自的時空的大明王朝都強盛了不少。
可這些他們都是因為有了後世做榜樣,所以才會這樣做。可隆慶時期廢除海禁,的確需要不小的壓力。
一想到當初是自己主張要禁海,朱元璋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因為自己是太祖,所以自己製定的規則很多時候後輩子孫都不敢輕易的去更改。
“除了這些,隆慶在軍事上也做出了一點成就。在隆慶初期,麵臨著俺答入侵北方,女真跟土蠻騷擾東北,邊防的形勢十分緊張。在隆慶二月的時候,朱載坖決心整頓邊防,他接受張居正的請求,每年親自閱兵,並且學習騎射。他起用高拱主持軍事改革,將兵部侍郎從二人增加到了四人,隨時可以外放總督,並安排了善於兵事之人充當兵部司官。”
“同時,朱載坖提拔和重用譚綸、戚繼光、王崇古出任北邊將帥,地獄蒙古俺答、土蠻等部,並加強對軍官的考核和選拔,經過一番整頓之後,明朝的邊防有所起色,到了隆慶四年的時候,明朝已經逐步扭轉了被動挨打、每戰每敗的局勢,有時候甚至還能主動出擊。”
在軍事這方麵,隆慶朝對比嘉靖朝的確有了很大的起色,這一點讓嘉靖這個當老子的非常的羞愧,自己一向看不起朱載坖,可這個兒子卻在軍事方麵比自己做的更加出色,這讓朱厚熜有些掛不住臉,決心回去之後對於兵部也要改革,一改如今的頹敗。
“朱載坖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並且有著非常多的缺點,比如好色昏庸、懶惰怠政。不過因為他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所以史學家對於他的評價還算不錯,說他雖然才智平庸,卻也堪稱“明君”,隆慶朝短短六年的時間裡,人才輩出,政績突出,他雖然有昏庸的一麵,但是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優點,從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評價,他是否算是一個好皇帝,恐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趙長歌介紹完朱載坖的一生,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朱元璋說道:“明君他還不配,但是身為皇帝,個人的私德不說,看他在位期間朝堂是否穩定、民間百姓是否過的富足來說,朱載坖也絕對不會是一個昏君。”
朱載坖有些激動的看著朱元璋,這可是太祖對自己的評價,雖然算不上多好,可是也很公正。
“多謝太祖點評,聽完了朕自己的一生,朕有著非常多的感悟,雖然朕不確定自己還能活多久,但是朕已經決定了,隻要朕在位一天,必然不會讓隆慶停止改革的步伐,如今有了大明各代作為目標,朕也一定會努力追上大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