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是個好人,他努力勤奮勤儉,可是不是一個好皇帝,他沒有治國的手段,做事僅憑一腔熱血,而且生性多疑。他既希望自己的臣子可以有能力有手段替他解決朝中的問題,又擔心臣子不夠忠誠。”
“朱由檢在位十七年,前前後後一共換了十九個內閣首輔。如此頻繁的人事調動你說朝政能安穩的下來嘛。”
“啥?這家夥把內閣首輔當什麼了,這平均下來一年不到就要換一個內閣首輔啊,這內閣首輔可是百官之首啊,這家夥......”朱元璋對於這件事情也有些無力吐槽了。
“這就驚訝了?除了內閣首輔,兵部尚書也換的非常的勤快,因為戰事頻頻失敗,所以朱由檢把這些都怪罪到了兵部尚書身上,覺得他們無能,所以連續換了十四個兵部尚書,其中有七個直接被他處死了。”
朱元璋努力的揉著自己的太陽穴,他早晚要被自己的這些後代子孫給氣死,簡直就是把朝堂當成是過家家嘛,就算是他朱元璋也不敢這麼輕易的把朝中重臣輕易的調換啊,本來國家就在危難之際,朝堂若是可以穩定,至少政事的傳達能夠通暢,可頻繁的人事調動會導致很多政策前後不一,這不是亂上添亂嘛。
“朕現在算是明白國師大人為何要說信王他多做多錯了,如果他登基後開始享樂的話,恐怕真的可以讓大明多延續個幾年......”朱由校此時也是非常的頭疼,你說要怪罪自己的弟弟吧,朱由檢他一心想要證明自己,為此這麼努力。可是不怪罪吧,這家夥還真就把大明給折騰沒了。
“所以我覺得不能單純的去評判朱由檢到底是個明君還是昏君,論心的話,崇禎做的沒錯。可是他做的事情卻也是大明亡國的直接因素。但是有一點我也必須要誇誇他,因為他是所有亡國之君裡麵少見的有膽色有骨氣的人,大多數亡國之君為了活命都會選擇投降,可是朱由檢卻選擇了用死來保全大明的顏麵。”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朱由檢選擇以死明誌,他在煤山選擇上吊自殺,死前留下遺書,說自己登基十七年,卻被反賊直逼京城,是文武百官誤了他,他死後也沒有臉麵去見大明的列祖列宗。”
“朱由檢死前,除了覺得自己沒臉見大明的諸位皇帝,心中對於百姓也非常的牽掛。遺書中寫道,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朱由檢就算死的時候還牽掛著大明的百姓,也正是他這樣的行為,讓很多人對大明非常的敬佩,因為朱由檢在死的時候都沒有折了大明的脊梁。”
趙長歌說完之後,此時大明的所有皇帝都非常的動容,朱元璋的手死死的握成了拳頭,朱由校此時已經淚流滿麵。
信王就算死都沒有辜負百姓,自己有何顏麵去責怪他呢。
“糊塗啊,你小子糊塗啊,大明的滅亡不是他一個人的錯,他已經做了他能想到的一切,無論結局如何,難不成咱身為太祖,連這點分辯能力都沒有嘛,咱又豈會怪他呢!”朱元璋痛心疾首的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