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隻有蝴蝶停在上麵。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
周知非的嗓音,沒有羅大佑的滄桑和渾厚。如果閉著眼睛聽,你能聽到他的唱腔裡,還有一絲玩世不恭的感覺。
在他的歌聲響起時,那種輕鬆、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仿佛就這樣浮現在大家的眼前。
就在此時,舞台背後的大熒幕,才姍姍來遲的顯示了歌曲的信息。
——《童年》
【填詞周知非(羅大佑)】
【譜曲周知非(羅大佑)】
【演唱周知非(原唱張艾嘉翻唱羅大佑)】
隻有在學校裡,【知非】對外展示的信息是他的全名。
但是離開了學校,哪怕是在版權網上登記的信息,他都是用的藝名【知非】。
雖然但是,藝名不藝名的,對粉絲來說好像也沒什麼區彆。
就好比周傳雄和小剛,對外用哪個名字都可以,就連他自己在節目的訪談上,說起自己的名字時也很隨意。
《童年》最早發行於1981年,可以說是相當老的老物了。
很多後來的年輕人,可能對張艾嘉的名字有些陌生,畢竟絕大多數的內地人,聽的都是羅大佑的版本。
但是很多70後80後喜歡看港片的人,對張艾嘉可就不會陌生。她是《最佳拍檔》裡的何東詩,是《阿郎的故事》裡的波波。
就連羅大佑自己都說,在創作《童年》的過程中,他是是揣摩著張艾嘉的童年進行的創作。
隻不過張艾嘉畢竟不算是專業的歌手,唱出來的感覺好不好聽,那就見仁見智了。
其實周知非跟國內大多數人一樣,心裡都認為羅大佑的版本才是最經典的。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初戀的童年】
當周知非唱到這一句時,大禮堂內不少男同學都是一陣恍惚。
都說哪個少女不懷春,但又有哪個少年心中沒有自己的白月光呢。
無數次的抬起頭看向窗外,就為等待那個女孩往窗前走過,然後就會感到心滿意足。
周知非版的《童年》在歌詞上有刪減,去掉了不符合內地實際和不合時宜的部分。
不過一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童年都不儘相同,那他們對歌的感受就會有所差異。
但是不管腦海裡是怎樣的畫麵,他們沉浸在周知非的歌聲裡了。
一直安心當個幕後製作人的周知非,居然有這麼好的唱功,這情況可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自【女生宿舍】退場,直播間的觀看人數就已經斷崖式下降,現在居然正在快速的回升反彈。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隻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間奏,周知非在撥動琴弦的同時,他還一臉寫意的吹起了輕鬆明快的口哨。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似玩世不恭的口哨聲,在眾人的耳朵裡卻感覺不到輕浮。
大家的童年,仿佛就應該是這樣的寫意,自由自在,不受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