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準備的很豐盛,朱亞紋也將看家本領都拿了出來,顯然,這小子也有些心思。
張楚雖然不清楚吳雨森有多厲害,但是看範兵兵和朱亞紋的反應,這老頭兒在圈內的名氣應該小不了。
至少和黎安是同一個等級的。
張楚向吳雨森介紹了一下範兵兵和朱亞紋。
聽到張楚說一個是女朋友,一個是妹夫,並且還著重說了兩人也是演員。
吳雨森便明白了張楚都意思。
範兵兵他自然是知道的,雖然沒什麼代表作,但最近這兩年很紅,重要的是形象非常出眾。
可就是……
吳雨森稍稍考慮了一下,便打消了通過範兵兵拉攏張楚的心思。
形象雖然好,但卻少了江南女子的溫婉。
他要拍的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經典的赤壁之戰這一段,男女主角分彆是周瑜和小喬。
範兵兵的外形條件確實出眾,可就是氣質上差了點兒意思。
吳雨森心目當中的小喬應該是那種江南水鄉煙雨畫中走出來的女子。
範兵兵美則美矣,可就是給人的感覺帶著點攻擊性。
讓她演小喬,吳雨森都擔心小喬會把周瑜打一頓。
至於朱亞紋,濃眉大眼的,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三國是一場群戲,裡麵總有適合的角色。
推杯換盞中,酒至半酣,也該到了說正事的時間。
“我這一次準備拍的是赤壁之戰這一節,想請張先生演周瑜,不知道張先生有沒有興趣。”
換做彆人,吳雨森登門來請,哪裡還需要考慮,肯定會忙不迭的答應下來,但張楚可不是一般演員。
以他如今在好萊塢刷出來的成績單,隻有他挑劇本、挑角色,甚至是挑導演的份,早就不是像商品一樣供人選擇的咖位了。
聽到吳雨森說,想要請自己演的是周瑜,張楚下意識的皺了下眉。
三國群英當中,張楚最為欣賞的毫無疑問就是趙雲。
武藝高強,忠肝義膽,這樣的大英雄才適合自己。
周瑜的話……
雖然是美周郎,可《三國演義》當中,周瑜的形象可不怎麼樣。
嫉賢妒能,小肚雞腸,關鍵是沒展現出什麼大能耐,最後還被諸葛亮給活活氣死了。
這樣的人物形象,張楚實在喜歡不起來。
吳雨森見張楚半晌不說話,似乎也猜到了他的顧慮,連忙解釋說。
“張先生,我要拍的周瑜並不是《三國演義》當中的那個形象,而是參照正史。”
正史?
要是這麼說,周瑜的形象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張楚也看過《三國誌》,不同於《三國演義》中的描寫,正史中的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
後人更是將其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與《三國演義》裡那個嫉賢妒能的小人形象,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這一節,周瑜除了幾次三番要陷害諸葛亮,好像沒乾什麼正事。
反倒是作為周瑜對手的諸葛亮,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東風,整得像個千年老妖似的,把功勞全都給占了。
而正史之中,周瑜才是赤壁之戰的真正指揮者,劉備和諸葛亮最多就是敲敲邊鼓,打打輔助。
想想也知道,當時的劉備正是一敗再敗,被曹操追得天下之大,無容身之處的時候,手底下都沒多少兵將。
在當時動輒十幾萬,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戰爭,劉備那點人能起多大作用?
周瑜作為東吳一方的統帥,在舉國人心惶惶,孫權也舉棋不定的時候,向孫權分析曹操與孫權兩軍的勝敗關鍵,堅定了孫權抵抗的決心。
先是指出曹軍遠途跋涉,疲憊不堪;天氣寒冷,馬沒有草吃;北方人慣習陸戰不擅水戰,水土不服;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
既而進一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
周瑜自薦以三萬精兵抵抗曹軍,孫權這才下定決心。
吳雨森說要參照正史,自然說的就是《三國誌》。
隻是這樣一來,赤壁之戰一節的經典橋段豈不是全都要被刪掉了。
長阪坡趙子龍的七進七出,張飛嗬斷當陽橋,還有諸葛亮過江舌戰群儒。
雖然是演義出來的,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虛構出來的情節,三國才更精彩。
如果一刀切,還有什麼可看得?
難道拍個戰爭流水賬?
“吳導,我能先看看劇本嗎?”
張楚不忙著決定,還是打算先看看劇本。
吳雨森猶豫了一下,這才向一旁的王助理示意。
拿到劇本,故事開篇正是劉備兵敗當陽那一段。
果然和張楚想的一樣,劇本刪掉了趙子龍七進七出,隻保留了護持幼主劉禪突圍。
並且還是在關羽的幫助下,才躲過了曹軍的追殺。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