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順幾人也很是勤奮又有天賦,沒兩天就已經學會了製作這些小吃食。
有了青竹的經驗傳授加上李姨娘的擺攤經驗,幾人終於是開攤了,水東去觀察過幾次,回來稟報說他們很是抹得開麵子,隻要路過的客人瞧了一眼,好話就一籮筐地蓋過來,把那些路人捧得五迷三道,再嘗了嘗味道,不少人都買了。
這些東西可以當做給孩子們的小零嘴,也能給那些愛喝酒的人當做下酒菜,而且價格不算貴,在這臨近過年之際,大夥也都舍得花錢。
所以幾天下來,生意都還不錯,汪順等人也乾勁十足,每日堅持擺完攤就去河邊撿螺絲,挖螃蟹,從不懈怠。
轉眼就到了過年的日子,相比去年的捉襟見肘,今年家裡的日子可算是好過多了,青竹給孩子們每人做了幾套新衣裳,眼看她們一年年大了,這需要交際往來的人就更多了,總不能在這些方麵失了顏麵。
王姨娘將這些活都給攬了下來,她如今真是像變了個人一般,不再橫眉冷對,不再指桑罵槐,對待青菊都好了很多,青菊見她終於轉了性子,也搬回去住了。
衙門裡總算是沒多少事務,冉老爹也清閒了不少,親自寫了不少對聯,送給城裡的鄉紳富戶,也是他的一片心意,表彰這些人家對他這一年的支持。
能考中同進士,冉老爹的書法造詣自然不低,那些得了他親筆對聯的的人家也都感激不儘,將對聯貼出來給所有人看。
除了對外聯絡,他也有時間在家裡考校孩子們的功課,冉老爹一一教導,給她們指出了自己的問題並且指明了方向,孩子們對他的孺慕之情更上一層樓。
“來來來,咱們家能有今日,都多虧了青竹,也多虧了孩子們聽話,咱們一起舉杯喝一個。”冉老爹喝的是茶,幾個孩子喝的則是水,王姨娘和李姨娘今年也得到了冉老爹的允許,能一起上桌吃飯。
原本水東不敢坐下的,但是在冉老爹和青竹的強製命令下,他也跟著一起吃了起來,他本就不是家裡的下人,即便是跑腿,那也是冉家的族人。
夏至和楊忠一家說什麼也不敢一起吃,青竹也給他們放了假,今晚吃的和他們一樣,另外在外麵開了一桌,一時間,倒也是融洽得很。
吃過了飯,冉老爹拿出了青竹提前準備好的紅包,每個孩子都有一份,水東的那一份和孩子們一樣,楊忠一家和夏至的要稍微少一些,不過幾人都很高興。
“今年總算是順利過完了,明年還需要大夥一起努力,咱們把心向一處使,就能把日子過得更好,來,夏至,楊忠,陪老爺我喝幾杯。”
孩子們吃過了飯,冉老爹喊來兩人一起陪著喝酒,喝到最後,一個個都喝不下了,這才繼續聊天守歲。
今晚總算是沒有再發生去年那樣的大事,大夥都安安穩穩度過了大年三十,家裡也有不少人前來拜訪。
青竹一一接待那些女眷,如此過了三天,孩子們也認識了不少朋友,有了說話的對象,還約著以後常來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