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正文卷第二百五十章開始相互放血…
東南起義的動靜越鬨越大,最後大到王黼都捂不住了的地步。
趙佶獲悉後大吃一驚,急忙派遣譚稹前往東南,領導當地軍民平叛並捉拿亂匪方臘、方百花兄妹。
譚稹長得高大魁梧,外表很像一員武將。而且他平日裡很注重穿戴,儀容整潔,站有站樣,坐有坐樣。他平時還喜歡談兵論武,誇誇其談,包裝他自己。讓趙佶和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都覺得,他是童貫第二,也是一個很會打仗的宦官。
而實際上,譚稹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家夥。
譚稹之所以能出人頭地,有四個原因:
第一個,譚稹最早是搞轉運的,也就是將東南的財物轉運到開封府。
其實,以譚稹的本事,根本就乾不好這個需要有很強調度能力的差使。
可誰讓譚稹的運氣夠好,有一位當世一等一的能臣做搭檔。
譚稹的搭檔便是——北宋抗金名將陳遘。
提到兩宋時期的名將,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嶽飛、韓世忠、吳玠、劉錡這些南宋時期的名將。
可實際上北宋時期也有名將。
而陳遘便是當之無愧的其中之一。
更為難得的是,陳遘還文武雙全。
不誇張的說,陳遘也就是運氣不佳,否則,他的成就肯定不在嶽飛、韓世忠、吳玠、劉錡這些人之下。
陳遘是登進士第的飽學之士,而且,他不論在哪為官,做什麼工作,政績都極為凸出。
曆史上的陳遘創造了“經製錢”,在淮、浙、江、湖、福建等七路,增收賣酒、鬻糟、商稅、牙稅、契稅、頭子錢、樓店錢,每貫增收二十文以充經製之用,給宋軍剿滅方臘起義籌集到了足夠的軍費。
另外杭州的水利也是陳遘修的。
最關鍵的是,兩宋時期有五場可歌可泣的保衛戰,其中兩場都是陳遘打的。
所有人都知道宗澤。
但很少有人知道,宗澤原來隻是因緣際會才獲得的副元帥之職,而陳遘卻是眾望所歸的元帥。
換而言之,在趙宋王朝麵臨滅頂之災之際,趙宋的君臣認為陳遘能夠力挽狂瀾,保住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隻不過,當時陳遘被困在中山府城裡打中山保衛戰,後來金國重兵圍困中山府城,陳遘堅壁固守半年之久,最後不幸為叛將沙振所殺,全家十七人一同遇難。
這才讓趙構將元帥的位置給了汪伯彥。
如果陳遘不死,宋金之戰可能會在某種程度被改寫也不一定。
後來,等金兵入城,見到陳遘屍首,肅然敬立,並譽之為:“南朝忠臣也”,將他葬在鐵柱寺。
可以說,陳遘就是任何君主都渴望的人才。
極為忠誠。
極為有能力。
極為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