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正文卷第二百五十四章造化弄人…
攻取陽穀縣,是餘呈主動領的任務。
這幾年,江鴻飛似乎已經忘記武鬆這個人了。
一眾梁山好漢也都不願意提起武鬆,或者是已經忘記了武鬆這個人。
但餘呈沒有忘記。
餘呈始終記得,他這個步四軍的統製之職,原本應該是武鬆的。
當然,餘呈知道,江鴻飛很看好他,就算當初沒讓他擔任步四軍的統領,也肯定會讓他擔任彆的軍的頭領,然後他照樣能升為統製。
可話又說回來,畢竟是有武鬆這一茬。
所以,餘呈一直想找個機會跟武鬆比一比,讓江鴻飛和一眾梁山好漢知道,他比武鬆強。
也正是因為如此,餘呈才搶著來打武鬆所在的陽穀縣,想看看有沒有機會跟武鬆交次手。
誰想,餘呈這邊才拉開架勢,那邊陽穀縣的城門就打開了,然後兩個人打著一麵白旗,徑直地向著步四軍走來。
見此,已經經曆過好幾次這樣情況的餘呈,哪能不知這次又不用動手了?
兩人來到餘呈身前,其中一個微微有點駝背的中年大漢,躬身拜道:“餘頭領,可還認得俺武鬆?”
餘呈分辨了一下,才詫異道:“你是打虎的武二郎?”
見餘呈不像是在作假,而是真沒認出他來,武鬆苦笑:“六七年不見,武鬆胖了些,容貌也與從前略有不同,也難怪餘頭領認不出來。”
武鬆的容貌是有些變化,不過這不是餘呈沒認出來他的最主要的原因,餘呈之所以沒認出來他,主要是他的氣質變化太大。
原來的武鬆,是一個急俠好義、剛猛不屈的英雄,以純真和直來直去的性格著稱,敢於憑武力解決問題,嫉惡如仇,正義勇敢,敢作敢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現在的武鬆,唯唯諾諾,毫無英雄好漢的氣勢可言,像極了那種在官場混得年頭多了沒有進取的機會而慢慢變得圓滑世故的小人物。
餘呈搖搖頭,覺得這已經不是英雄好漢武二郎了。
儘管如此,餘呈還算客氣地還了一禮:“原來是武都頭,好久不見。”
雖說餘呈並沒有裝作不認識他,但武鬆還是聽出來了,餘呈話中的疏遠。
遙想當初,他與餘呈初次見麵時,餘呈對他很是敬佩,還曾向他請教過拳腳功夫。
後來,他不願意留在水泊梁山了之後,餘呈才和其他梁山好漢一樣,與他疏遠甚至是絕交了。
如今,見餘呈沒有了之前的那種激進,還能好好跟他說話,武鬆知道,這不是說餘呈原諒他了,而是餘呈釋懷了,根本就不把他放在心上了。
武鬆連忙回應道:“好久不見。”,然後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跟武鬆一塊來的縣丞,在一旁給武鬆遞眼色,示意武鬆趕緊說正事。
武鬆見了,隻能硬著頭皮問:“敢問餘頭領,我陽穀縣可有曲赦?”
曲赦,是赦令的一種,不普赦天下,而獨赦一地、兩地或數地,就叫做曲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