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不佑王慶、佑江衍_仙俠版水滸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仙俠版水滸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不佑王慶、佑江衍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不佑王慶、佑江衍(1 / 1)

…/br卻說江鴻飛斬雙龍,離開鞏義,禦駕親征淮西。/br江鴻飛率領五十萬大軍,席不暇暖,馬不停蹄,向西南進發。/br很快,大元軍就接近魯州,襄州。/br時近七月,天氣炎熱,尤其是在這南方,酷暑難受。/br大元軍等冒著暑熱,汗馬馳驅,繇粟縣、汜水一路行來,到陽翟州界。/br得知江鴻飛親率大元軍來了,魯州,襄州二處的楚軍,全都棄城而去。/br戰略要地可以分為這幾種:物產豐富的戰略要地;交通要道;兵家險要之地。/br縱觀曆史上曆次戰爭之中,曆來爭奪的焦點無不圍繞在幾個地方:兩淮地區、秦洛地區、漢中等地、襄樊地區的爭奪等等。/br而襄樊地區的爭奪一直都是古代軍事研究的重點,回顧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曆史,就會發現無論是在哪個朝代,對於荊州的爭奪一直是最為激烈的,而要奪取荊州則必要奪取襄陽,一旦襄陽丟失,那麼這整個政權則就會有覆亡之危險。/br像西晉滅吳之戰,在前期東吳和蜀漢相互依存之時尚能自保,隨著蜀漢的滅亡隻有東南半壁的東吳是不可能擋得住西晉的。/br又像曆史上元滅宋之戰,在南宋降將劉整向元廷提出了攻取襄樊的戰役之時宋的滅亡已經注定了。/br所以從這就能夠看出襄陽的實際戰略地位有多麼的重要。/br襄陽的戰略地位為何那麼重要,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麵:/br一、交通要道。/br套用諸葛亮的《隆中對》來說明其問題:“荊州北據漢、沔,利儘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br由此不難看出襄陽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無論是哪個方向進取天下,襄陽都是必須要奪取的軍事重鎮:/br首先其地處於長江中上遊最險要之處,可以說直接俯瞰整個長江中下遊,一旦形勢突變其直接可以順流而下威脅東南政權的都城建康,而於襄陽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長江天塹形同虛設,故而為了東南政權的穩定性,必須在襄陽周邊建立的堅固軍事防禦體係拱衛江南,而一旦襄陽失手,那麼整個東南則危險了,實際上從晉滅吳之戰和元滅宋之戰就能夠看出。/br其次,襄陽也是北伐最重要的前進基地,從曆次北伐就可以看出,偏安南方的江南政權發起北伐,那麼襄陽方麵也會同時出兵從側翼威脅敵人牽製敵人的部分主力或總本身就擔當主力部隊。/br其三,正如諸葛亮所言,襄陽也與其西麵的益州方向是接壤的,從此地出兵也可以直接威脅到益州腹心地帶。/br所以從襄陽實際的地理位置上來看,他的的確確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而打通了荊州則意味著是直接把偏安南方的江南政權從中間一分為二,直接切斷了益州和揚州之間的聯係。/br二、極為險要的軍事重鎮。/br襄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還有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過了襄陽整個荊州腹心堪稱險要的地方屬實不多了。/br襄陽一麵環山可以作為屏障所依靠,一麵環水直接解決了從側麵威脅其的可能性,背靠江陵,所以這就給襄陽城的防禦提供了很好的便利:/br首先這樣子減輕了側麵敵人的威脅,要知道,攻城戰之中,敵人的進攻方向不是單單從一個城門進攻,而是以四麵開花的方式從多個城門進攻,這對於防守的一方來說的確是加劇了困難,因為其要麵對從各方應付威脅的可能性,而襄陽城的險要地勢彌補了這一點缺陷。/br故而從防守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也可以側麵映證襄陽城的險要。/br三、物產豐富的戰略要地。/br三國時期關於荊州方麵的爭鬥很尤為激烈的,為了一個荊州,劉備和孫權的聯盟關係走向了破裂,對於孫權來說奪取荊州並不僅僅意味著其擴大地盤其問題也是多方麵的:/br首先減除了劉備集團對於江東政權的威脅性,劉備占領了荊州之後直接占據了長江上遊,對於孫權來說等於直接掌控著進入了自己家的鑰匙,把自身的身家安危都交托於劉備手中,所以這無異於是不可能的,有這層關係在孫劉聯盟是不可能長久的。/br其次在當時江東政權之中,真正富庶的地區隻有三吳地區,而孫權實際掌握的很多地方當時還處於偏僻的蠻荒地帶,還未曾進行過大規模的開發,因而為了掌握經濟上的主動,荊州地區也勢必要進入孫權之手。/br綜合論述,從這些方麵來看,襄陽肯定是兵家必爭之地。/br江鴻飛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戰未打,王慶就將襄陽這個戰略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讓給自己了。/br有陰謀?/br江鴻飛將劉慧娘、賈夫人、徐青娘、吳用、蕭嘉穗、公孫勝、喬道清、陳希真等人找來,商議對策。/br眾人都覺得楚軍放棄襄陽城一事很蹊蹺,可又找不出問題的所在。/br賈夫人說:“我大軍五十萬,他要想取得扭轉乾坤之大勝,唯靠水、火二法,否則必不能建全功。”/br喬道清道:“此地既有水又可施以火攻,兩種可能性皆有。”/br蕭嘉穗道:“無妨,我等人馬眾多,皆可防之。”/br陳希真道:“我等將兵馬分開駐紮,再分管一片,陛下行宮不要入城,且先駐紮在平曠、無水火之地,量他有千般詭計,也奈何無大元不得。”/br商議過後,眾人定下,讓蕭嘉穗和陳希真代江鴻飛駐紮在襄陽城中,他們隻率領五萬人馬入城,江鴻飛率領親衛軍駐紮在被一片平原包圍的小山坡上。/br其餘大軍分散屯紮於方城山樹林深密陰蔭處,以避暑熱。/br又因大元軍將士跋涉千裡,中暑疲困者甚多,讓安道全、孔厚、牟介等率領禦醫營的醫師置辦藥料,醫療大元將士;再讓皇甫端率人搭蓋涼廡,安頓馬匹,調治,刻剮鬣毛;又讓將士再去於本山高崗涼蔭樹下用竹篷茅草,蓋一小小山棚。/br這是劉慧娘提出的計劃,也就是引蛇出洞。/br按照劉慧娘的原話就是:“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不如引蛇出洞。”/br於是,劉慧娘便定下這個誘楚軍來放火燒大元軍的計策。/br為此,喬道清主動請纓,坐鎮山棚之中。/br江鴻飛讓張俊率領本部人馬往東山麓埋伏;令劉光世率領本部人馬往西山麓埋伏。/br將糧草都堆積於山南平麓,讓林衝和關勝率領本部人馬看守。/br大元軍準備好了之後,公孫勝道:“如此溽暑,軍士往來疲病,倘賊人以精銳突至,我兵雖十倍於眾,必不能取勝。待貧道略施小術,先除了眾人煩燥,軍馬涼爽,自然強健。”/br說罷,公孫勝便仗劍作法,腳踏魁罡三字,左手雷印,右手劍訣,凝神觀想,向巽方取了生氣一口,念咒一遍。/br須臾,涼風颯颯,陰雲冉冉,從本山嶺岫中噴薄出來,彌漫了方城山一座,數十萬人馬,都在涼風爽氣之中。/br而除此山外,依舊是銷金鑠鐵般烈日,蜩蟬亂鳴,鳥雀藏匿。/br江鴻飛見了,暗道:“公孫勝的實力又精進了。”/br大元軍在襄陽這裡等了六七日,楚軍卻仍舊按兵不動。/br在這期間,經過安道全等人的救治,大元軍將士已經徹底恢複了戰鬥力,甚至就連大元軍的靈馬,也都漸漸強健。/br李逵、劉唐等人不免有些心急了,覺得這麼等下去,也不是個事啊,來向江鴻飛建議繼續深入?/br但是這些建議全被相信自己的一眾謀臣的江鴻飛給否決了。/br再說楚軍方麵。/br主持這一戰的是劉敏,他是王慶手下少有的頗有謀略之人,人稱為“劉智伯”。/br魯州,襄州二處的楚軍,全都棄城而去一事,其實是劉敏也沒料到的。/br不過,劉敏並沒有擔心,因為他準備將計就計,學關羽,水淹七軍。/br可也不知是不是天不佑王慶、佑江鴻飛。/br在這個多雨之季,竟然一連六七日,一滴雨都沒下。/br這可急壞了劉敏。/br這要是再拖延下去,等大元軍將襄樊一帶布置好了,大雨來了,也沒有用。/br這時,有人向劉敏稟報,大元軍全都屯紮山林叢密處避暑。/br劉敏笑道:“這夥終是水泊草寇出身,不知兵法,所以不能成大事。待俺略施小計,管教那數十萬軍馬,焦爛一半!”/br隨即傳令,挑選輕捷軍士五千人,各備火箭,火炮,火炬;再備戰車二千輛,裝載蘆葦乾柴,及硫磺焰硝引火之物;每車一輛,令四人推送。/br此時是七月初新秋天氣,劉敏引了魯成,鄭捷,寇猛,顧岑四員副將,及鐵騎一萬,人披軟戰,馬摘鑾鈴,在後接應,又留下偏將韓蘩,班澤等,鎮守城池。/br劉敏等眾,薄暮離城,恰遇南風大作。/br劉敏大喜道:“這夥人合敗,天助我大楚!”/br楚軍行至三更時分,到方城山南二裡外,忽然霧氣彌漫山穀。/br劉敏讓楚軍將士在後擂鼓呐喊助威;令五千軍士,隻向山林深密處,隻顧將火箭,火炮,火炬射打焚燒上去;又讓寇猛,畢勝,催趲推車軍士,將火車點著,向山麓下屯糧處燒來。/br楚軍正放火大燒特燒,想要一把大火點燃山林,將在其中避暑的大元軍將士全都燒死。/br突然!/br都叫道:“苦也!”/br原來,南風正猛,一霎時,卻怎麼就轉過北風!/br又聽得山上霹靂般一聲響亮,被喬道清使了回風返火的法,那些火箭,火炬,都向南邊楚國陣裡飛將來,卻似千萬條金蛇火龍,烈焰騰騰的向楚軍飛撲將來。/br楚軍將士躲避不迭,都燒得焦頭爛額。/br指揮此戰的劉慧娘,讓人點燃號炮!/br那炮直飛起半天裡振響。/br東有張俊率領五萬大軍衝殺過來。/br一個照麵,楚軍便大敗。/br魯成被鮑旭一劍,砍為兩段;鄭捷被張清一石子,打下馬來,再一槍,結果了性命;顧岑被張子蓋搠死;寇猛被翟興部亂兵所殺;二萬三千人馬,被火燒兵殺,折了一大半,其餘四散逃竄,二千輛車,燒個儘絕;隻有劉敏同三四百敗殘軍卒,向前逃奔,到宛州去了。/br大元軍幾乎零傷亡便首戰告捷。/br江鴻飛下令,統計戰功,立即按功勞大小進行升賞。/br江鴻飛按照他們君臣事先定下的計策,依計傳令,讓關勝,秦明,楊誌,孫立等統領兵馬十萬,屯紮宛州之東,以防楚軍南來救兵;林衝,呼延灼,索超、縻貹等統領兵馬十萬,屯紮宛州之西,以拒楚軍北來兵馬。/br江鴻飛又令張俊、劉光世、翟興、翟進、張清等部,在賈夫人和喬道清的率領下,率領十幾萬大軍為前部,直殺向宛州。/br賈夫人和喬道清領命了之後,率領張俊等部人馬,拔寨都起,離了方城山,望南進發,到宛州十裡外紮寨,將宛州圍得水泄不透。/br再說劉敏。/br那夜中了劉慧娘之計,隻身逃脫得性命。到宛州,即差人往南豐王慶處申報,並行文鄰近州縣,求取救兵。/br今日又見大元軍兵臨城下,隻令堅守城池,待救兵至,方可出擊。/br巧了,賈夫人、喬道清與張俊等人一商量,如此形勢,使用圍魏救趙之計最好。/br於是,大元軍開始佯攻宛州城。/br宛州城北臨汝州,楚將張壽領救兵二萬前來,被楊沂中等殺其主將張壽,其餘偏牙將士及軍卒,都潰散去了。/br同日,又有宛州之南,安昌,義陽等縣救兵到來,被關勝等大敗楚軍,擒其將柏仁、張怡,送到江鴻飛大寨請賞。/br見楚軍短時間內應該是派不來援兵了,賈夫人和喬道清這才令大元軍將士囊土,四麵擁堆,逼近城垣;又選勇敢輕捷之士,用飛橋轉關轆,越溝塹,渡池濠,軍士一齊奮勇登城,遂克宛州,生擒活捉守將劉敏以下偏牙將佐四五十人,投降楚軍三萬多人。/br未幾,江鴻飛留下蕭嘉穗和陳希真鎮守襄陽,自己親率主力來到了宛州城。/br這時天氣太過炎熱,根本不適合以北方人為主的大元軍行軍打仗。/br老實說,在這一點上,江鴻飛君臣是有些失誤的。/br當然,江鴻飛君臣當初之所以選擇這時南下伐王慶,也是估計,楚國不會料到,他們這時出兵,可以打楚國一個措手不及。/br事實證明,江鴻飛君臣確實拿下了至關重要的襄陽,所以,說江鴻飛君臣在時機上的選擇有些失誤,也不儘然。/br總之,現實的天氣情況,比江鴻飛君臣估計的還要差,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元軍攻打楚國。/br江鴻飛君臣商量過後,決定暫停進軍,等天氣涼一點,再繼續南下。/br在這期間,大元軍除了加強防禦,也在商量下一步的進軍計劃。/br吳用說:“此處南去山南軍,南極湖湘,北控關洛,乃是楚蜀咽喉之會。當先取此城,以分賊勢。”/br江鴻飛君臣都覺得有道理。/br於是,江鴻飛定下,留下花榮、林衝率領五萬兵馬鎮守宛州;令阮小二和阮小五率領水軍統駕水軍船隻,繇泌水至山南城北漢江會集;又將陸軍分作三隊。/br到了八月十日,天氣已經沒有那麼炎熱了。/br江鴻飛親率大軍三十萬,離了宛州,殺奔山南軍而去……/br……/br(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 站哥總拍到意外現場 精靈世界的美食大師 人在東京,朋友很少 修羅女帝之絕世無雙 師尊在修無情道 巔峰玩家 戰錘:安格隆培育手冊 倚天之崆峒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