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玨目光轉動,不再理會這位紅痣少年,看向了神色激動的陳平安,緩緩開口道。
“我已經答應了至聖先師,會在天泣開啟後,問劍托月山,斬殺蠻荒大祖,其他的事情自然與我無關,你要是想要力挽狂瀾,拯救浩然天下,就要自己想辦法!”
周玨的話像是一盆冰水當頭澆下,讓陳平安透心涼,渾身發冷,顫抖不止,但他也沒有強求周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靠人不如靠己,陳平安你是個讀書人,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靠山山倒,靠樹樹搖,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陳平安在父母去世之後,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小小的肩膀就扛起了生活的艱辛,如今他小有成就,還有了幾座山頭,一改往日的清貧艱苦,靠的就是自己。
“周先生,我明白了!”
陳平安臉色一正,眉宇間露出了堅毅之色,他要想力挽天傾,就要不斷努力,隻要做到問心無愧,即使最後失敗了,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你不明白,陳平安你才是那一線生機!”
周玨深深的看了一眼堅毅少年,語氣鄭重的說了一句飽含深意的話。
隨後,周玨不再理會迷茫的陳平安,轉身向外走去,腳步從容,不緊不慢,還順手將院門帶上了。
崔東山臉上閃過一絲異樣的表情,他從周玨最後的一句話中聽出了不同尋常的意味,眉心的那顆紅痣變得越發紅豔,如同一滴血液,好似就欲滴落,那雙撩人的桃花眼中閃過思索,無數雜亂的念頭湧向腦海,讓他一時間也無法理清頭緒。
“呼!”
崔東山用力搖了搖頭,將紛雜的念頭甩出了腦海,吐出了一口濁氣,然後目光一轉,看向了陷入沉思之中的自家先生,故作輕鬆的笑道。
“先生,師伯佇立在世間山巔,甚至已經開始登天,而我們身在山中,看到的山中風景不同,不能用我們的眼光和思維去衡量他的想法。”
陳平安聞言,眼中的茫然消散,變得明亮起來,振奮起了精神,點頭道。
“你說的沒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蜉蝣又如何能理解得了青天大道!”
陳平安沒有修行之前,隻是覺得周玨很厲害,但究竟厲害到何等程度,他並沒有清晰的概念,如同井中蛙觀天上月,但如今他已經踏入了修行道路,甚至還小有成就,再看周玨,真如一粒蜉蝣見其青天。
“周先生早已經站在人間之巔,高處不勝寒,即使他冷眼旁觀這座天下遭劫,我也能理解!”
陳平安深吸了一口氣,六境武夫的體魄十分強大,一口氣讓周圍的空氣都稀薄了許多,胸膛高高凸起,如同一個風箱,隨後這口氣吐出,一道白色的氣箭刺穿了空氣,射在了地麵上,留下了一個孔洞,足可見他臟腑之強,力道之大。
“先生此言差矣,高處的空氣才清新呢,因為沒人搶!”
崔東山搖頭晃腦,說出了自己的一番歪理,本以為會被陳平安訓斥幾句。但陳平安反應卻出乎意料,頗為讚同的點了點頭,認為他言之有理。
“有這樣一位先生感覺似乎也不錯,讓人莫名心安!”
崔東山瞳孔微微外擴,注視著陳平安,臉上的笑容變得更真誠了,也更輕鬆了一些,心中暗暗想道。
蠻荒天下,明月懸空,一座形若古井的巨大深淵,被這座天下譽為英靈殿。相傳此地曾是遠古時代,某位戰力通天的大妖老祖,與一位遠遊而來的騎牛小道士,大戰一場後的戰場遺址。
在蠻荒天下中,那一場戰事被描繪得蕩氣回腸,隻有屈指可數的大妖知曉其中的真相。事實上,那場大戰是真的,卻不是大妖與那位騎青牛來此遊曆的道士,而是更為遙遠悠的一樁慘烈戰事,隻是當時有頭輩分極高的大妖攀爬數千年,好不容易能夠掙脫束縛,曆經千辛萬苦爬出井底,來到井口,又被那道士站在井口上,一根手指輕輕按下,將其打落回井底。
如今這座水井四壁的上空,排列著圍成一圈的一個個巨大座位,總計十四個,座位高低不平。
有一座破碎倒懸的山嶽如高台,也有好似傳說中上古天庭的一部分瓊樓玉宇,更有飄浮在無儘虛空的巨大屍骸。
有一座白骨累累而成的宏大枯骨王座,有一副瑩白如玉的白骨大妖,正在持杯飲酒,腳底下踩著一顆頭顱,輕輕撚動。
有一根高達千丈的圓柱,篆刻著古老的符文,屹立在虛空之中,有條猩紅長蛇盤踞,一顆顆黯淡無光的蛟龍之珠,緩緩飛旋。
一件破碎的灰色長袍,空無一物,無風飄蕩。一位身穿金甲,覆有麵甲的魁梧身形,不斷有金光如流水,從甲胄縫隙之間流淌而出,像是一團被拘束在深井的烈日驕陽。
一位頭戴帝王冠冕,墨色龍袍的女子,人首蛟身,長尾筆直拖拽入深淵。無數相對她巨大身形而言,如同米粒大小的縹緲女子,懷抱琵琶,五彩絲帶縈繞在她們婀娜身姿身旁,數百之多。女子百無聊賴,一手托腮幫,一手伸出兩根手指,捏爆一粒粒琵琶女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一位身穿雪白道袍,看不清麵容的道人,身高三百丈,相較於其餘王座之上的鄰居,依舊顯得無比渺小,隻是他背後浮現有一輪彎月。
有袒胸露腹,三頭六臂的魁梧巨人,盤坐在一張由金色書籍疊放而成的蒲團上,胸膛上有數道觸目驚心的傷痕,是由劍氣長城那位青衫劍仙的劍氣斬出的。
在座大妖,都參加過上一次驚天動地的劍氣長城廝殺,被城頭的那位青衫劍仙教訓過,深深敬畏其強大。
十四個座位圍繞著正中央的一塊懸停石塊,當一位老者的身影緩緩出現在正中,他虎眸之中精芒閃爍,環顧四周,還剩下一個座位空著,隻留了一把劍在那邊。
那個座位是最新出現在這座深淵英靈殿的,也是除了蠻荒大祖之外第三高的王座。
蠻荒大祖收回了目光,對此並未多說什麼,在這座蠻荒天下,信奉強者為尊,隻要是有實力,囂張跋扈一點又算得了什麼,他都可以容忍,不會生氣。
那把劍的主人,曾經與劍氣長城的阿良偷偷打過兩次生死大戰,卻也稱兄道弟一起喝酒,也曾閒來無事,就跑去十萬大山為老瞎子幫忙搬動大山。僅次於蠻荒大祖的位置上,是一位身穿儒衫,正襟危坐的讀書人,渾身透著濃濃的書卷氣,眼眸明亮幽深,兩腮無肉,透著冷漠之色,他並未現出巨大的法相真身,顯得小如芥子。
此人位置,比那把劍還要高,連同那位儒衫讀書人在內,在座所有大妖紛紛起身,對蠻荒大祖以示敬意。
蠻荒大祖微微頷首,坐在了最高的座位之上,俯視著十數位王座大妖,沉聲道。
“不用等劉叉了,開始議事吧。”
劉叉,蠻荒天下第三王座大妖,蠻荒天下劍術劍道最高成就者,其真身是一頭巨大黑虎,好雲遊天下,能為詩歌,曾在劍氣長城與阿良進行過兩次生死大戰,實力不相上下,二者也曾把酒言歡,稱兄道弟,有任俠之氣,若非出身蠻荒妖族,立場不同,怕是會成為阿良最好的朋友。
眾妖在蠻荒大祖話音落下後,這才緩緩落座,目光都注視著這位身材健壯魁梧的老人,等待著下文。
蠻荒大祖望向那位儒衫讀書人,文海周密,曾經一人讀遍了三教百家近三百萬卷書,學問之淵博,天下少有人能及,智慧非凡,心機城府遠非常人可及。
“接下來你說什麼,在座所有人就做什麼,誰不答應,我來說服他。誰答應了,事後陰奉陽違的,還是由我親自找他聊!”
周密眼眸明亮幽深,兩腮無肉的瘦削的臉龐上透著陰冷之色,皮笑肉不笑的點點頭,開始向其他王座大妖講述自己的計劃。
與此同時,在蠻荒天下,一個魁梧漢子身後跟著位好似背劍童子的少年。漢子衣衫潔淨,收拾得清清爽爽,身後那個蹣跚而行的少年,衣衫襤褸,少年雙眼各異,在這座天下會被譏諷為雜種。
這座貧瘠,瘴氣橫生的廣袤天地,能夠以人身形象行走四方,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象征。這個漢子,與阿良打過架,也一起喝過酒。少年身上綁縛著一種名為劍架的墨家機關,一眼望去,放滿長劍後,少年背後就像孔雀開屏。
在浩然天下,中土神洲大端王朝的曹慈,被朋友劉幽州拉著遊曆四方,曹慈從來不去武廟,隻去文廟。遊行路上,赤手空拳斬妖除魔,錘殺金丹邪修。
當年在穿過劍氣長城和倒懸山那道大門之時,破境躋身第五境的曹慈,在經過中土一座小國的時候,像往常那般練拳而已,就無聲無息地躋身了第六境。
曹慈一身浩浩蕩蕩的濃鬱武運,流散四方,鄰近一座武廟給撐得搖搖欲墜,武運繼續如洪水流淌,竟然就直接使得這一國武運壯大無數。
在青冥天下,傷痕累累的少年山青,悲憤欲絕,登山敲天鼓。天地寂靜片刻之後,一位頭頂蓮花冠的年輕道士,笑眯眯出現在少年身旁,代師收徒。一座白玉京五城十二樓,上上下下,震動不已,從此之後,道祖多出了一位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