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水軍當時的戰船稱“舫船”,一船載五十人與三個月的軍需,順水可日行三百裡。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司馬錯伐楚,秦楚之間展開了一場大規模水戰。
司馬錯率巴蜀水軍10萬多人馬、一萬餘太白船、600萬斛米糧,沿涪水而下,攻占了黔中郡,從楚軍手中奪得漢北、上庸之地。
史料記載“秦為太白船萬艘”,“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秦)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裡”,其規模可見一斑。
接著,司馬錯又分兵乘勝東下,到達夔巫。這場涪水之戰,司馬錯的兵鋒挺進到楚之西南,取楚商於之地;一路白起率眾由陸路出武關攻楚,在鄢城展開決戰。
秦統一六國後,秦軍在原秦國水軍的基礎上,又收編了吳、楚、越等國的水軍及艦船,使水軍的規模有了很大的發展,戰鬥力也更加強。這支水師在拓疆上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時的秦國水軍已經建立了有樓船(指揮船)、大羿、中羿、小羿三種主要戰艦船及突冒(船首裝有衝角)、橋船(輕快戰船)等戰船的水軍。秦國水軍也稱樓船士,是秦代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其數量僅次於步兵,遠遠超過車兵和騎兵。
秦始皇三十三年,尉屠睢所率南征百越的50萬大軍中,主力即是“樓船士”,可見秦時水軍規模之大,且能單獨完成作戰任務。
因此,表麵上秦政這邊沒有平衡出什麼專業的水戰將領,但卻存在好幾個水陸兩戰的多麵手。也正是因為如此,秦政組建水軍力量才會水到渠成。
事實上,秦政的胃口不小,他最開始並不僅僅滿足於隻搶上李唐這麼一點,是想要向李翔他們這裡入上一股的。
能搶到的東西終究是有限的,去入上一股才能得到更多的好處。畢竟,他就算可以搶李唐的,但也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成功的。第一次也隻是因為當時李舜臣被大漢那一麵給牽製住了手腳,是打了人家一個出其不意,之後哪有那麼好的機會。
隻可惜,李翔、朱元璋、趙匡胤他們五個人都不希望再多這麼一個分蛋糕的人了,分蛋糕的人越多,他們每個人所能分到的東西越少。
入股計劃失敗,秦政也隻能繼續在那裡做上一些無本買賣了,怪也怪他們李唐運氣不好了!更何況,秦政與李唐之間,他們本來就是敵人!搶李唐的,相信秦政勢力上上下下都不會有絲毫的心理壓力!
沒辦法,雖然李唐由於與倭國進行聯盟而抽動了不少的兵力,正常情況之下,秦政自然也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兵力。
隻是,也不知道這段時間袁紹究竟抽了什麼樣的風,越發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逼得秦政也必須得做出相應的防備。
如此一來,以他手中現在可以調動的兵力,如果李翔那些諸侯不答應秦政入股的話,以秦政現在手中可以調動的力量還真的不支持他強行入股!
由此,秦政與李唐之間的海上衝突也就不斷開始爆發,雙方進行了多次的小規模海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