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庸落入了曹魏的手中,也並沒有發揮出什麼作用。可以說,上庸根本對漢中起不到任何威脅作用。隻是在曹真的三路伐蜀時,司馬懿從上庸出動過一次。可是那一次也因為天氣原因,半途而廢。從此,雙方在上庸方向上,再也沒有什麼大的軍事動作。
上庸的地理特點就是,四麵群山環抱,與四周的陸上交通十分困難。
可是,在上庸的境內,有一條漢水橫貫其中,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沿漢水而下,便是襄樊,數日之內便可到達。王翦如此做,便是穩中求進,步步為營之舉,真正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拿下了上庸,便可以為晉軍入蜀之後存下退路,不容易出現被困死的風險。
而且,王翦也清晰認識到了接下來伐蜀之戰的過程中荊州嶽飛的重要性。有上庸在手,屆時,荊州若真是有失,大軍也可在短時間內派出一支援軍。
這一次於晉軍而言乃是一場“國戰”,而“國戰”,是真正輸不起的。因此,在“國戰”之中,最重要的並不是為了勝利而兵行險路,那是弱勢一方迫不得已的做法。
在“國戰”之中,優勢一方更應該秉承的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做法。
而剛好,在這一點之上,這才是王翦最為擅長的。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這兩句意思是說“善於打仗的人往往沒有什麼顯赫的功績,而好的醫生沒有很大的名聲。”
下棋時,也有一句術語叫“通盤無妙手”,原話叫做“善弈者通盤無妙手”——也就是說很會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盤棋你是看不到那種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瀾的一手的。
而王翦相比於很多統帥,便是如此,很少有像其他統帥那樣精彩的“妙手”。
可是,這些恰恰是高手的戰略,所謂的“妙手”,雖然看起來很酷,贏的很漂亮,但存在一個問題——給對方致命一擊的同時,往往也會暴露自己的缺陷,正所謂“大勝之後,必有大敗;大明之後,必有大暗”。
而且,“妙手”存在不穩定和不可持續性,無法通過刻意練習來形成技能上的積累,一旦“靈感”枯竭,難免手足無措。正如守衛一座城池,隻靠“奇兵”是不行的,終歸要有深溝、高壘的防護。
而與之相比,“通盤無妙手”看似平淡無奇,但是積勝勢於點滴、化危機於無形,最終取得勝利是穩穩當當的,體現的是不同於“妙手”的另一種智慧。
真正的高手是不太會去做這些看起來風光無限的事情,因為他們懂得“善弈者通盤無妙手”。那些看起來很風光的事情,其實風險很大,失誤率高,一次失誤後果就很嚴重。
那些看似沒有妙手的手段,可實際上,或許那些才是真正的妙手,是令你無懈可擊,無從下手,最終隻能夠一步步地去被迫地麵對自己死亡的妙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