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低奏,在一派靜謐的月下,蘇有一邊彈奏吉他,一邊唱道:
“夜裡兩三點~
母親說無眠~
講著過去,數著往事,談著悲傷哽咽~”
直到這時候,舞台的大屏幕上才浮現出這首歌的信息。
歌曲:《媽媽說》。
演唱:蘇有
作詞:張歎
作曲:張歎
(p:《媽媽說》海來阿木)
“真好聽~”
“讓人的心一下子就安靜了。”
……
體育場內的人們紛紛心中想到。
她們沒有說話,沒有交頭接耳,沒有鼓掌,也沒有笑聲。
她們隻是專注地看著舞台,豎起耳朵,傾聽這樣一首新歌。
仿佛就像是在聽一個老朋友講述一個很有年代感的故事。
就像此刻舞台上,蘇有坐在舞台中央,四周圍坐著一圈朋友,聽他彈唱。
蘇有有一種特彆的氣質,他唱歌從來不炫技,從來不飆高音。
他唱歌就像是在聽眾耳邊輕唱,講述一個故事,以歌曲的形式。
他出道多年,有人稱呼他是音樂詩人。
音樂會前半段,他演唱了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
這首歌讓他名聲大振,雖然不至於大紅大紫,但是俘獲了一批鐵杆粉絲。
喜歡他的人很喜歡他。
他自有風格,是彆人模仿不來的,辨識度很高。
這是張歎專門給他選的一首歌,是《父親寫的散文詩》的姐妹篇,非常適合他來演唱。
“果然,他來唱最合適。”
底下的張歎也在關注舞台中央,聽到蘇有的歌聲,他就知道這首歌再沒有比蘇有更合適演唱的人了。
圍坐在蘇有身邊的那幾名觀眾感觸更深。
“《媽媽說》,和《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個風格啊,一個寫給爸爸的,一個寫給媽媽的,真好。”
“我最喜歡聽蘇有唱歌講故事。”
……
蘇有抱著吉他,沒有去關注聽眾的反應。他沉浸在這首歌的意境中,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中。
這首歌寫的男孩,和他也很相似。
“1993年
生我的這年
莊稼在肩,我在胸前,父親跟著失聯
……”
1993年,媽媽把我抱在胸前,肩上擔著莊稼,父親失聯了。
這樣一首歌,就是一個故事。
張歎注意到腳邊的幾個小朋友忽然都安靜了,小白和喜兒瞪大了眼睛,盯著舞台中央的蘇有,在出神。
小小白和小王已經不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跑掉了。
此刻和小白、喜兒站在一起的,還有小米、嘟嘟和程程。
她們幾個都在認真地聽歌,張歎覺得她們應該都感受到了《媽媽說》這首歌所表達的意思。
他不禁有些擔心。
看吧,心思最為敏感的小米,她的眼睛已經亮晶晶的,泛著水光。
終於,《媽媽說》這首歌到了副歌部分。
蘇有的聲音提高了,聲調也自然拔高。
“她說每當夕陽染紅你的臉龐
她也望著天邊想著她的媽媽
那種感覺有些委屈有些想家
淚如雨下~
……”
有的多愁善感的女孩已經哭了,在用紙巾擦拭眼睛。
現場出奇的靜謐,和之前的氣氛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可以讓人瘋狂快樂,也可以讓人沉默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