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天幕上播到的慘狀,大人們捂住了自己孩子的眼睛,不忍直視。
原來,那麼厲害,擁有那麼多法器的後人也要經曆那種殘酷的戰爭嗎,這個世界什麼時候才能正常一點呢……
亂世中的人們痛哭流涕,他們現在也在經曆這種痛苦,天幕上那個國家的人們都在反抗了,他們為什麼不能反抗!
沒錯,要反抗,憑什麼,憑什麼受苦的永遠是我們!
他們眼神逐漸變得堅定、狠厲。既然反不反抗都要死,那為何不試一試!
……
宋,趙匡胤看著天幕,想到了燕雲十六州,那曾是中原的土地啊!他有生之年,能收服回來嗎,他的大宋,能再次一統中原嗎……
清朝,乾隆臉色發黑,他知道天幕離大清最接近,莫約是在幾百年之後,幾百年之後,那些洋人究竟怎麼做到的?!
“二戰”,那場戰爭究竟有多麼可怕,竟然每個國家都死了那麼多人,幾百萬幾千萬,這真的是在形容人的嗎。果然,毀滅大清的,是外麵那些洋人吧!
還有那個“小日子”,什麼叫沒放過南京的任何一個小孩?
現在可不是天幕那樣的後世,各國之間打個仗都要講道理,小日子你給朕等著,洋人太遠暫且不說,你個彈丸之地也敢如此放肆,你就替你的後人承擔這個後果吧!
秦,嬴政對於這個以國是看不起的,他大秦一統六國,也沒想著殺光六國之人,這個以國能力不大,野心倒是挺大,若不是那個所謂的“阿美麗卡”,他能如此囂張?
因為這,嬴政對那個“阿美麗卡”也有些瞧不上了,不是說世界第一強國嗎,被自己的屬國這麼拿捏?況且天幕的世界,信息通達,連國外的時都能被後人這麼詳儘的分析了解,看看後人這麼義憤填膺,那“阿美麗卡”和以國能堵的住悠悠眾口?到時候估計要把自己賠進去。
嬴政更在意的是小日子,自己的後人和彆的國家當然是不一樣的,這個小日子是不是天幕之前說的,徐福帶著童男童女去過的?
嬴政眯了眯眼,既然曆史上的徐福去到過,現在再讓徐福去一次,他也能找到這個“小日子”吧,這次,他可不是尋仙問道這麼簡單了。
漢,劉徹:“什麼?死了多少人???”
劉徹對於的二戰震驚了。
秦末漢初,由於長期戰亂,人口銳減,漢朝建立時人口僅剩00萬,經過幾代皇帝的休養生息,到他這全國人口約有00萬。
現在天幕告訴他,那場戰爭,後人死了幾千萬?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可想而知,這是全世界都被卷進去了啊,哪怕隔了幾千年,劉徹還是有些痛心疾首,這麼多人,能做多少事啊!
這下子,漢武朝所有大臣都慌了:“陛下,匈奴不可不打呀!”
哪怕之前極力反對的大臣們都統一了戰線,冷冰冰的竹簡哪裡比得上天幕栩栩如生的視頻有衝擊力,這後世的例子就擺在這呢!
之前聽匈奴劫掠邊境,好像離自己很遙遠,不以為意。許多大臣其實並無感覺,畢竟他們可是權貴,自己享福那管彆人死活。但時看看後世這以國,幾十年時間都把土地占光了!看看他把那巴國逼成什麼樣了!
如果他們大漢再退讓,匈奴得寸進尺,後果不敢設想,不行,必須打,而且打的越快越好!
戰爭麵前哪分什麼高低貴賤,匈奴真贏了他們所有人都是天幕上那個下場!
越有權勢的人越怕死,哪怕他們大漢之後打贏了匈奴他們也不放心,巴不得匈奴立刻過來稱臣。
“朕難道不想打嗎,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之前大臣們反對打匈奴劉徹很煩,巴不得立刻出兵,現在大家統一戰線了,他反而開始謹慎了。匈奴不容小覷,他是很放在心上的。
唐,李世民也痛心不已,貞觀初年人口也不過一千多萬,這後人一提到人口他就感到不妙。農耕社會,人口是最能體現國家強大與否的標準之一,想起隋末的慘狀,後世必然也是經曆了黑暗時期吧,他歎了一口氣。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在他們堅持過去了,看到那句“沒打算活到冬天”,李世民都忍不住心裡一酸。
大冬天還在穿草鞋的兵啊,怎麼會如此呢!
後世怎麼樣他沒能力管,不過他可以管一管現在,比如那個“小日子”,徐福去過的,是旁邊的倭國嗎,好氣啊,不行我得派人先去出出氣!
武周時期,武則天聽到“小日子”就開始冷笑了,前不久,她剛給一個國家賜名,好巧不巧就賜的這個名字呢。他們不是經常派使者來大唐學習嗎,學完了就這樣對待我華夏的後人?真是個白眼狼。
“日本的使者是不是又要來了?”
這次,她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了。
元,鐵木真:“天幕提到我了誒,哪這麼多廢話,淦就完了!”
明,朱元璋不可置信:“南京?是咱的應天府嗎?這日本好大的膽子!”
想到自己還把它列入不征之國,朱元璋更是有種被欺騙的憤怒,這還不征個屁!
想想自己幾個能征善戰的兒子:“老四呢,給咱把他喊過來——”
:..0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