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公孫弘,豬綰出身,六十來歲的時候被漢武帝征召為五經博士,後官拜宰相,他不但是西漢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宰相,還是第一位以宰相身份被封侯者。
衛青更不用說,鼎鼎大名,奴隸出身,後來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將軍,民族英雄。
金日磾,匈奴人,先後成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最後竟成為了僅次於霍光的輔政大臣,一個外國人成為輔政大臣!
還有桑弘羊,商人出身,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理財專家,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非常好的物質基礎,最後官拜禦史大夫,三公。
主父偃,出身貧寒,擅長縱橫之術,推出了被稱為最厲害陽謀的推恩令,徹底解決了西漢的諸侯問題。
……
可見劉徹用人多不拘一格,這個高考聽起來就是一個選拔人才的方法,甚至還貼心的為出身貧寒的人避諱掉一些詞語,簡直太符合他心意了。
聽起來就比察舉製好。
不過他深知想要推行不容易,首先那些靠祖上蔭蔽的受利益團體絕對會反對,還是得一步一步來啊~
唐,李世民也很好奇,高考,是後世的科舉嗎,還要避諱一些詞句,想必比科舉更嚴格些。
武則天歎了口氣,她曾想過科舉糊名,卻失敗了,不知她再嘗試一次,群臣會不會接受呢。
清朝
“……”
嗚嗚嗚天幕你就是在針對我們滿人皇帝!看看那揮舞的辮子,那是**裸的針對啊!!!
算了,他們被針對的都有點脫敏了,能怎麼辦,天幕掛在那裡,他們又打不到。
天幕你放過大清吧!我們已經在改了啊!會給你打洋人的,會重視領土的,會普及教育的,你不要再說了!
——————
蘇粒什麼也不知道,她隻知道她的奶茶到啦!
插上吸管滿意的吸溜一口,繼續刷視頻
【從哪些方麵可以看出華國武德之充沛?
彆的國家輿論一般是這樣的:
國家應該拿出一部分軍費來改善民生,增加什麼設施……
在華國的輿論一般是這樣的:
趕緊造導彈啊,趕緊造潛艇啊,趕緊造航母啊,軍艦下餃子速度怎麼這麼慢】
評論區
網友A: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咱們不指望把彆人當糧倉,但是咱絕對不能變成彆人的糧倉
網友B:[微笑]不拿來加強軍備難道留著交賠款嗎
網友C:戰爭創傷後遺症火力不足恐懼症
回複:被外國欺負過,所以東西不多沒有安全感
網友D:華國民間有保守派和激進派,激進派覺得當前軍事裝備還不夠,保守派覺得激進派太保守了
網友:江蘇十三太保應該各自有各自的命名航母
江蘇這個梗蘇粒看一次笑一次,不愧是蘇大強。按這個來劃分,蘇粒覺得自己是保守派,哈哈。
——————
宋,趙匡胤看著那鋼鐵鑄就的大型武器,感覺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是什麼,越看越漂亮,看看這光滑的羽翼,這圓圓的腦袋,這就是後世的武器嗎,這得消耗多少的鋼鐵啊,這個武器如何使用,天幕怎麼不展示展示。
明,朱棣也看的雙眼發亮,這次不一樣了,他不會讓讓華國人被外國欺負了,首先就是得要這武器!上次他吩咐人去專研,遲遲沒有消息,搞的他焦心的很啊,看來這些武器要花費很多鋼鐵,大明的不知道夠不夠,不如讓鄭和去海外找找……
清,康熙拍了拍額頭,好了,他知道了,定是大清的不孝後代,連國土都守不好,被外國人欺負了,害的他大清名聲都臭了!
不肖子孫,不肖子孫呐!
康熙想起了一個人,戴梓。他是漢人,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長詩書繪畫,是一個難得的博學多才之士。
他還製造出了“衝天炮”。
康熙揉了揉眉頭,自己正打算流放他,若是真流放,天幕這麼刻薄,不知又要怎麼排編自己排編大清……
罷了罷了,不管之前怎麼想的,他現在確實需要戴梓這個人才。
:..00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