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世民,李靖才不至於壯誌未酬身先死;有了李世民,尉遲敬德才能在戰敗後成就門神美名;有了李世民,馬周才能憑一篇文章就魚躍龍門;有了李世民,房玄齡才能安穩做二十年宰相;有了李世民,像封德彝這樣一向見風使舵的老油條才能轉身成諫臣良臣。
唐初無數名臣良將都是被李世民挖掘、挽救、培養。正因為有了李世民,才有了貞觀的群星璀璨。
回複
(說的太對了,這裡點名批評某宋,你們老趙家辜負了多少人啊!)
(宋仁宗時期也眾星雲集,然後還是對外賠款)
(哪怕優秀的人再多,如果不能一致對外,那就會陷入內耗!與其說宋亡於徽宗,不如說宋亡於仁宗。一批牛人全部在內卷中損耗殆儘。天賜福於宋,而宋不堪其用!)
(其實就好像打遊戲,英雄都是好英雄,但在職業手裡和我們手裡發揮的水平指定不一樣[dog])
(大明不也是能人輩出嘛)
(你這話一說,我想到了可悲的明末)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內閣大學士,十九任內閣首輔,十四名兵部尚書。其中處死七位,革職查辦六位,隻有一位退休,督師級彆賜死和被逼自殺的十一個。掌控國家權力機構的長官如走馬觀花,曇花一現,大明怎麼能行。)
(明末那局麵,朱元璋去了都得撓頭)
網友C:
冷知識:李世民一生開疆總計0萬平方公裡。四夷賓服,萬國來朝。
修八部史書,為二十四史三分之一,修唐律,橫向影響世界縱向影響中國一千多年。
貞觀之治,為千古治世典範,他的文治武功在古代帝王裡史一騎絕塵的,他也是古代評價最高的帝王,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回複
(唐初那些人,沒滅幾個國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武將[狗頭])
網友D:那些要打大唐的異邦
第一年:定要攻陷長安
第二年:大唐皇帝陛下萬歲[狗頭]
網友:哎,安史之亂前後簡直不是一個朝代。前期的唐朝武德過於充沛,北方諸部直接修參天可汗大道來長安拜太宗。
後來歸義軍使者就是借道回紇走過去的參天可汗大道回的長安,不知道使者走在大道上是什麼樣的心情[大哭]
網友F:唐朝真的強。哪怕走之前也已經把威脅最大的回紇、南詔、吐蕃都帶走了。剩下的都沒有什麼大的威脅。可惜宋真的太慫了,也是剩下富了。
網友G:唐朝不僅是漢人政權領土的巔峰(萬平方公裡),也是文化經濟國際地位影響力的巔峰。
(文成公主入藏,日本大華改新,華國曆史第一次占領貝加爾湖流域,統一除新羅外朝鮮半島全境,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傳播直接推動歐洲邁向近代的文藝複興運動)
回複
(便宜了他們,學了我們的東西反過來咬我們)
(大唐極盛時期的影響力,我們現在也沒達到)
——————
天幕之下,唐朝的眾人手忙腳亂。
“快!快記下來。”李世民急忙吩咐。
這天幕透露的信息太多了,天災,**,還有那些大唐的優秀人才。
李世民自己也在寫,越寫又開始想哭了。
為何大唐如此艱難,饑荒、蝗災、水災、旱災……
老天為何如此啊!
百姓們好不容易喘口氣,如此多的災害,又有多少百姓被迫賣兒賣女?
這後人真是大唐的好後人,現在他知道了,提前準備,能多挽回一些是一些。
首先要安定好大唐境內的百姓。至於那些異邦,一步一步來,後人自然已經把未來告訴他了,他就要做的比曆史上的自己更好。
天幕對我大唐極儘稱讚,那大唐如何能讓後人失望!
對於異邦。武德充沛的李世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安史之亂”,還有節度使的問題,李世民卻有些頭疼。
他管得了唐初,難道能控製的了後世子孫嗎,若是再出一個昏庸的,想起來就咬牙切齒。
大唐的疆域越大,天高皇帝遠,如果皇帝沒能力,如何管得了這一大群人!
不知後世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他現在急需抄一抄後世的作業呀!
被天幕中點名的朝臣,一個個挺的筆直,眼裡全是神采,沒有人能拒絕名揚千古,沒有人!
特彆是天幕這樣如數家珍,讓他們簡直不知道激動的怎麼是好,恨不得馬上寫幾篇策論,去西域打幾個小國回來。
這群貞觀朝臣起初還以為這視頻隻會誇他們陛下呢,雖然陛下被誇了他們也與有榮焉啦。但是竟然連帶著他們也被點名了!
看李世民的眼神變得淚眼汪汪,嗚嗚嗚,這麼好的陛下,怎麼才活了五十歲!
天妒英才啊!
不行,得想辦法多搜羅民間的名醫。
臣真是三生有幸,得陛下賞識,才能發揮所長,還被後人這樣誇讚!
至於那些還沒出現在朝堂的人才,快去找。天幕都點名了,定然是大才!
唐初,整個貞觀年間,朝廷上下都忙碌起來了……
李世民就是整個大唐的白月光,無數的唐朝詩人都寫詩讚頌貞觀之治,像白居易、杜甫、徐彥博、陸龜蒙等。
甚至還有“哭昭陵”的傳統。當百姓或者臣子覺得收到了委屈,都要去祭拜昭陵,訴說自己的冤屈。
這個傳統甚至延續到了宋朝,很多人受了委屈,跑去前朝太宗皇帝的昭陵哭訴。
宋朝的劉克莊曾言:“寧死貞觀開元,勿生天寶(唐玄宗後世)廣明(唐僖宗時期)”
宋,趙匡胤絕望了。
完了,他的大宋在後世好像罵名頗多。
怎會如此呢!
趙匡胤這個大冤種,人家都是子孫給祖宗背鍋,他倒好,祖宗給子孫背了這麼一口大鍋。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但是他並沒有像宋朝後期那麼壓製武將。
畢竟是從五代十國的亂世過來的,他深知武將對於國家的傷害有多大。所以他壓製武將,但是並沒有多誇張。他本身也是武將,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武力,如何能安定。
在宋太宗時期,宋朝“重文輕武”的政治思想才建立了起來。並且成為宋朝曆代皇帝遵守的“祖宗家法”。
在這種政治理念的指導下,宋朝對於武將執行打壓政策,降低武將的政治地位,抑製武將的精神狀態,並且反對邊境戰爭以免武將有用武之地。
但是這些趙匡胤並不知道,他隻看到了他大宋對外賠款,說大宋眾星雲集,卻被老趙家辜負。
天賜福於宋,宋不堪其用。
這句話何等誅心。
比二世而亡都還讓趙匡胤吐血。
這“宋仁宗”是誰,給了這樣的諡號怎麼後世都是罵他的。
到底是錯在了哪裡。了大唐,接下來會不會說說我的大宋,隻要你說了,朕一定改啊!
宋太宗時期,趙光義想起之前他騎驢車逃跑的事情,有些心虛。
默默祈禱這天幕最好不要提大宋過多,最好彆再提太宗了。
他可不想在全天下麵前丟臉。
漢,劉徹望著這一串串的人名,垂涎三尺,天幕你看看朕啊。
播了這麼久竟然提也不提朕。
朕心裡很是受傷啊。
難道朕不是一個好伯樂嗎!
自認用人不拘一格的劉徹又酸了,隻要天幕你敢給朕提供名單,八旬的老婦朕都敢重用她!
漢宣帝時期,劉詢望著天幕,對這個李世民也是讚譽有加。
這個後人確實是天縱奇才啊,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要是他的太子能有這個本事,他做夢都能笑醒了。
看天幕上的這個淩煙閣,和他創辦的麒麟閣還頗有些相似呢。
明,朱棣憤怒了。
“這崇禎是誰!十七年換了這麼多朝廷官員,他把國家當成什麼了?!”
這明末什麼情況,竟然連他爹去了都要撓頭。難道好官都被消耗完了,後麵的皇帝怎麼回事。朱棣想到這,狠狠的瞪了朱高熾一眼,看看你的好後代,把我大明毀成什麼樣了?!
朱高熾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他心裡也苦啊,他一個祖宗怎麼老是被子孫連累……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