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
(我們南方的蟑螂還是水陸空三軍[泣不成聲])
(你小子怎麼那麼會說話,我家蟑螂都湊過來給你鼓掌了[尬笑])
網友B:北方:不忍下手
南方:不敢下手
回複(南方傑瑞你們要是動手了是不是一個血流成河,暈血症都犯了)
(鄰居:我舉報,他們家鯊人
我:那就是個老鼠)
(你們不知道人家南方傑瑞皮有多厚,根本不敢打[流淚])
(北方老鼠:我就想吃幾粒米
南方老鼠:我餓了去給我炒倆菜)
網友C:南方蟑螂一巴掌給北方老鼠扇迷糊了[看]
回複
(這老鼠來南方得小心點,彆被蟑螂吃了[微笑])
(聽說南方的蟑螂有腳步聲[微笑])
網友D:一直有個問題,為什麼南方的人長的這麼矮,但動物都長這麼大[淚奔][淚奔][淚奔]
回複
(寒心,真正的寒心不是大吵大鬨)
(你這句話誅了幾億人的心)
(羨慕死北方了[淚奔]蟑螂小、老鼠也袖珍,人高馬大的,食物份量還多。該大大,該小小……)
這麼一說蘇粒也好羨慕啊,她之前還刷到過東北物價呢,都懷疑用的真的是同一種RMB嗎。
——————
天幕之下,眾人就看著蘇粒過安檢。
“後人對水壺也和我們不一樣,竟然是琉璃的!”也太奢侈了吧。
“行李放在桌上竟然就滑過去了,那個閃著光的門是做什麼的,為何所有人都要排隊往那個門過。”
“連水都要喝一口,還拿著那個黑棍子全身掃一遍,那些檢查的是衙役嗎?後人是要去何地,如此嚴格。”
民間,百姓們興奮地討論起來,這可是後世的世麵呢,真新鮮!
出過遠門的人試圖理解:“他們可能是在檢查過所或公驗,還要搜身?”
古時百姓出門也是要攜帶路證的,古人稱之為“過所”。
除了“過所”,還有另一個詞“公驗”,因事向官府申請批準的都稱“公驗”。
路證公驗過所的申請、發放類似,也是“過所”製度的一部分。
平民百姓出本縣就要辦理過所,都督府、州、縣、市、鎮、戍、關津、烽鋪等地方和軍事機構都要勘驗過所。
古代出遠門很不容易,農耕社會要求百姓穩定地呆在一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四處流動不便管理。
況且交通不便,所以很少人出過遠門,大多數平民百姓一輩子都呆在一個地方,對外界知之甚少。
他們也沒想到,雖然他們沒辦法去遠方看看,但竟然從天幕中窺見了後世的風景!
天幕下的人們就看著那後人一路奔波,最後坐上了又一輛不同的車。
後世的交通工具也太多了吧,羨慕已經說累了!
怎麼形容那輛車呢,通體潔白,長長的車身,在燈光的照耀下,有種冰冷的美感。
後世國家一定非常強大富裕,才能在每個地方都如此奢侈。
那車的每個位置上都有用透明琉璃嵌成的大窗戶,外麵的風光一覽無餘。
而且,那車跑的多麼快速啊,外麵的草木一閃而過,一眨眼,又是另一種風景。
好想坐一坐。
嬴政劉徹李世民朱棣等皇帝:瞳孔地震目瞪口呆又要保持皇帝的威儀,怎麼人竟然已經可以做到這種地步了!
感覺人在這些龐然巨物的襯托下顯得如此渺小。
可這後人上了車後卻興致缺缺,往窗外望了幾眼,眼神就又回到手機上了。
搞得眾人急的抓頭搔腦,你看窗外啊!視頻什麼時候不能看,我們要看窗外!
……
天幕當然不會如他們所願,繼續放著視頻。
看到內容是鼠,而且竟然有這麼大的鼠,沒見過的人紛紛露出了恐懼的表情。
古人對於鼠的感觀是複雜而矛盾的。
民間認為家有餘糧,老鼠才會光臨偷竊糧食。所以老鼠是富裕的標誌,成為財神的代表。
《宋書·符瑞誌》中提到“晉惠帝永嘉元年五月,白鼠見東宮,皇太子獲以獻”,把白鼠視為祥瑞的征兆。
但古人又厭惡現實中的鼠。覺得鼠奪人之糧,還會傳播瘟疫疾病,故有“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之說。
農耕社會,糧食是民生之根本,鼠害侵人生之根本,繁殖迅速,成為糧食的最大威脅,人們對鼠患深惡痛絕。
而且老鼠的生活環境陰暗潮濕、偷偷摸摸,不光明示人。所以有賊眉鼠眼、無恥鼠輩這些成語。
漢,霍去病都驚訝了:“後世南方的鼠真的如此之大?比雞都要大了。”
劉徹:“雞是食物,可彆與鼠比。”
他看著天幕那南方的鼠也覺得嫌棄,黑漆漆的又醜又大。而雞在漢代可是貴族才吃得起的東西。
唐,李世民好奇:“為何要把鼠稱之為‘傑瑞’,這是有什麼講究嗎。”
這名字聽起來寓意不錯,可後人分明也是挺怕老鼠的樣子。
“難不成後人連老鼠都拿來當寵物?”程咬金忍不住插嘴:“他們不是誇北方的老鼠可愛嗎。”
李世民嘴角抽抽,,感覺看天幕中這些後人的獵奇心,也不是沒可能。
東晉簡文帝不就喜歡老鼠嗎,他認為老鼠的爪印很好看,或許也有後人這麼想的?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