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把這一切罪責全部都歸結到賈詡身上,稱其令“邦國遘殄悴之哀,黎民嬰周餘之酷”,所謂“禍機一發,流殃百世”,是長安之亂的兆亂之源與罪魁禍首。
而賈詡的“毒士”之稱,也正是來源於此。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賈詡可能為李傕等人背了黑鍋。
因為雖然回攻長安的計策是賈詡定的,但長安被攻破之後,燒殺搶掠之事,是李傕等人乾的,賈詡並沒有參與其中。
他在長安城破之後,對李傕等人的濫殺行為有過多次的製止和勸諫,對皇帝和百官們也頗多維護。
另外,賈詡還拒絕了李傕為其封侯拜相的酬答,他說:“我這不過是救命的計策罷了,哪裡有什麼功勞。”
事後,賈詡知道李傕等人必不能成事。待局麵稍一安定,他便找借口辭官,飄然離去。
他的反攻長安之計,隻是為了自保。
賈詡辭官後,聽說自己的同鄉段煨駐軍華陰,便前去投奔他。段煨對賈詡心懷猜忌,表麵上卻作出對他很尊敬的樣子。
賈詡看出段煨的想法後,便有了離開的想法。
恰好此時,張繡派人來結交賈詡,他便順勢離開段煨,前往張繡軍中。
有人問:“段公待您很不錯,為什麼要離開他呢?”
賈詡看了他一眼,慢吞吞地答道:“段煨這個人很多疑,雖然表麵上待我很好,私下裡卻有猜忌我的想法,若待得時間長了,必然會被他害死。”
“離開他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段煨去除了心腹大患,又期望我為他結好張繡,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
“而張繡那裡沒有出謀劃策的人,見我去投奔,他一定會高興,這樣我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家人的待遇都能得到保障,應該是最好的結果了,何樂而不為呢?”
後來的事情果然如賈詡所料,張繡對賈詡非常尊敬,將其奉若長輩。
而段煨也對賈詡的家人頗多照拂,沒有加以傷害。
賈詡跟隨張繡之後,勸說他與劉表聯合,消除了張繡所部的後顧之憂。
曹操出兵擊敗張繡,卻在撤退的時候被賈詡施出奇計,以敗卒破其勝兵,狼狽而歸。
待到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之時,張繡的勢力愈發衰弱,已經無法獨自支撐了。
袁紹派人來聯絡,想讓張繡投靠自己。
張繡有些心動,可賈詡卻痛罵來使,將其趕了出去。
張繡大驚,忙追問其用意。
賈詡淡然一笑,對其娓娓道來:“袁強曹弱,我們人又少,若現在去投袁紹,必定不會被其重視。
而曹操勢力不及袁紹,見到我們去投奔,必然會十分高興,也能夠給我們優厚的待遇。”
張繡擔心自己曾與曹操結仇,不能為其所容。
賈詡卻讓他不必擔心。
“曹公有霸王之誌,肯定會不計舊怨,以向天下證明其胸襟廣闊,大公無私。”
張繡對賈詡言聽計從,此時雖有疑慮,卻還是按照他的勸告,投靠了曹操。
後來,曹操果然沒有為難他們,反而優待有加。
曹操與袁紹對峙,軍糧將儘,便召來賈詡詢問其意見。
賈詡說:“明公您明察、武勇、用人、決斷四方麵都勝過袁紹,之所以半年都沒有取得進展,隻不過是想求得萬全,不想有一丁點失誤罷了。若您下定決心,不再猶豫,就能夠馬上取得勝利。”
曹操聽了賈詡的意見,便不顧一切地猛攻袁紹營寨,果然取得突破,袁軍因此而大敗。
建安十三年,曹操擊敗劉琮,收複了荊州。他挾大勝之威,想繼續順流而下,直取東吳。
賈詡得知他的意圖之後,便前去勸阻道:“明公破袁氏,收漢南,威名遠震,若能安撫百姓,使其安居樂業,則不用興兵,江南自然就會賓服。”
曹操自恃兵強馬壯,不聽賈詡勸阻,結果在赤壁一敗塗地。
想起過往種種,曹操也有些感慨。
他曾對賈詡說過“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說明他還是很認可賈詡的。
至於後世對他和賈詡的編排,他笑罵一聲便罷了。他雖在政治上多疑,但其他方麵倒是頗有胸襟的,後人調侃,他也沒辦法呀。
賈詡覺得自己有點冤枉,他雖然保命要緊,但每一位主公他也是儘心輔佐的,出謀劃策十分儘心,人家不聽他怎麼能強求。
他的名聲是誰傳的,什麼叫瘋起來沒下限,你彆管計謀怎麼樣,你就說有用沒用。
況且,他的計謀在亂世應該不算過分吧!
這個時候的謀士還是很注重名聲的,後人這是敗壞他的名聲啊!
本來他到曹操麾下就想著儘量低調了,這一下天幕把所有目光吸引到他這裡了,後人們,我謝謝你們的誇獎,但是大可不必……
還有什麼把日-本島弄沉,這可是一塊大陸,哪怕知道是在開玩笑,這後人也太看得起他了,他哪有這麼大本事。
在上麵搞點亂子倒是有可能,不過這時候的日-本哪值得費這麼大心力,一根指頭就能把他們摁死,不過是中原局勢混亂,無暇顧及。
賈詡有點嫌棄,就算要去也讓程昱去,他才不去。
……
三國以後的朝代,看了天幕後就開始查史書,想看看後世人說的賈詡國力論。
賈詡認為,國家的實力取決於三個因素——士氣、糧食和財富。
士氣是指國家的民心和武備,糧食是指國家的糧倉和農業生產,財富則是指國家的財政和商業發展。
賈詡認為,隻有在這三個方麵都達到一定水平,國家才能夠穩固發展。
因此,他主張國家要重視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加強軍備建設,建立強大的國家財政體係,以此提高國家的實力和競爭力。
各朝的皇帝們若有所思,既然後人肯定了,那這個國力論,應當是不會錯的吧。
白居易看著天幕,再次感歎道: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