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文旅局
【各省網友為文旅局局長攬活#主打的就是不管各地文旅局局長死活#都給我卷起來
各地文旅局局長看著評論區都汗流浹背了吧~
刷到網友拍攝的哈爾濱文旅局局長在冰雪大世界熱舞的視頻,本來還在感歎局長的位置,沒點才藝還真當不上呢。
一看評論區,網友們平等的發瘋,創死自己省的局長——
山東網友:我們山東文旅局局長能0分鐘爬上泰山!
四川網友:我們四川文旅局局長能生大熊貓!
北京網友:我們北京文旅局局長能一口氣喝下00碗豆汁!
甘肅網友:我們甘肅文旅局局長能表演敦煌飛天,然後一邊飛天,一邊拉牛肉麵!
河北網友:我們河北文旅局局長能一口氣做0套滿分試卷,再來個衡水式跑操!
湖南網友:我們湖南文旅局局長能一次趕00隻僵屍!
知道的是網友花式整活宣傳自己的家鄉,不知道的以為是閻王生死簿呢……】
蘇粒快被網友們笑死了,這讓她想起以前看過的,小孩在比自己的爸爸誰更愛吃粑粑的那個視頻了。
評論區
河南網友:我們河南文旅局局長一分鐘犁十裡地[微笑]
回複:我們河南局長能從黃河遊到淮河
安徽網友:我們安徽文旅局局長0秒闖完《男生女生向前衝》
福建網友:我們福建文旅局局長一分鐘能吃十包線麵[微笑]
江西網友:我們江西文旅局局長能倒背滕王閣序[比心]
陝西網友:我們陝西文旅局長能召喚秦始皇,還能號令兵馬俑跳科目三
廣西網友:我們廣西文旅局局長一天能剪五噸沙糖桔
河北網友:我們河北文旅局局長高考能考0[微笑]
廣東網友:我們廣東文旅局局長一口炫00個福建人
湖北網友:我們湖北文旅局局長五分鐘可以徒手去神農架抓0隻野人[微笑]
內蒙古網友:我們內蒙古文旅局局長能產奶
山西網友:我們山西文旅局局長能一口氣喝下一百桶醋[微笑]
江蘇網友:我們江蘇文旅局局長……我們江蘇有個文旅局局長!
福建網友:我們福建文旅局局長能統、一兩岸[看]
浙江網友:我們浙江文旅局局長可以把西湖水一口氣喝完
新疆網友:我們新疆文旅局局長可以像香妃一樣招蝴蝶[微笑]
山東網友:山東文旅局局長可以教你做行測寫申論[微笑]
——————
天幕下的眾人哭笑不得,這些後人們真拚啊,為了宣傳自己家鄉什麼話都敢說出來了。
後世真自由,甚至政府還鼓勵百姓四處遊玩嗎,不然為何會有文旅局局長,這名字一聽就大概知道是負責什麼內容的官了。
各朝各代的百姓們都羨慕極了。
不是羨慕後人能如此自在,更豔羨的是後世民眾和官員的關係竟然如此和諧。
看這些後人敢肆意調侃自己地方的局長就知道了,哪怕隻是文旅局。
天高皇帝遠,有時候地方官在當地百姓心裡比皇帝還令人畏懼,因為他是能真實接觸處置你的。
皇帝要罰你傳個信息都要幾天時間呢。
他們見到官老爺,不論是什麼官,首先就帶了三分畏懼,更彆提敢這樣肆意說話了。
農民們對那個河南文旅局局長感官就要好上不少。
能犁十裡地呢!
雖然可能是玩笑話,但能說出來應該有幾分真實吧?這個官好,還能犁地,真親民!
要他們選,他們就選河南!
蜀地的古人們也覺得好笑,食鐵獸竟成了他們這地方的標杆了?
不過人怎麼可能生出猛獸呢,怕不是被當成妖怪殺了。
而有些人看到湖南能趕00隻僵屍,瞬間想起之前在天幕中看過的喪屍。
這兩玩意兒應該差不多吧。
他們看湖南古人們的表情都不一樣了,原來你們武力這麼強嗎?!
還有湖北,能抓0隻野人呢,你們帶湖字的地區都這麼橫嗎?!
還有廣東和福建到底有什麼淵源呢他們天天想著吃福建人。
福建古人們看廣東古人們的神色都變了,你們後人什麼愛好啊,咦!
一些學子們想著,河北很會考試呀看來,之前過山東會考編,他們對讀書真有執念。
這兩個地方的老祖宗想來有些慚愧,竟比不上後人勤奮了。
那“香妃”又是什麼妃,怎麼起個這種名字,哪怕用“香”這個封號,聽起來就不太正經,也有些太不講究了吧!
……
劉徹聽到內蒙古網友說什麼產奶,又想到他們老愛說自己是匈奴,控製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噗呲,原來匈奴還有這種特長呢~
想到陝西網友宣傳用的是秦始皇,又有些不滿。
怎麼回事,都是老祖宗呢,為何就老提秦始皇,漢武帝沒有排麵嗎!
若能聯絡到天幕,我漢家天子倒是可以替你們宣傳宣傳~
對於這種活動,劉徹還蠻感興趣的呢。
……
嬴政嘴角抽搐,朕就在這呢,你有本事倒是召喚啊。
朕倒是樂意和後人聯絡聯絡,天幕你聽聽後人的聲音吧,他們想見朕。
順帶也能讓朕仔細聽一聽大秦的未來,了解了解秦朝的利弊。
不過,科目三又是什麼東西,怎麼後世這麼喜愛兵馬俑,嬴政如今都有點不想用兵馬俑陪葬了……
趙匡胤一想到泰山,就想起那個去封禪而被後世諷刺的侄兒,他現在做什麼事都小心謹慎了些,生怕一個德不配位就要被念叨上幾百年……
明,朱棣則對北京很有信心,這可是首都。不過,他可是永樂大帝,後人怎麼不拿他來宣傳,要拿什麼豆汁,是他站的不夠高嗎?!
豆汁兒曆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期就已在北京地區盛行,而豆汁成為宮廷飲料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事情。
乾隆十八年,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曰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禦膳房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