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唐:要世界成為我的形狀)
(唐:阿美麗卡你想乾的事我早就乾完了)
(為了控製絲綢之路打成自己想要的版圖[笑哭])
(那時候的長安是真正的國際大都市啊)
(不負盛世之名)
(那時候是過度開放了吧)
……
哪怕之前天幕提過一嘴,再次聽起來劉徹還是有些吃驚。
天幕中那個唐帝國的版圖,三分之二的大陸都容納其中,再加上的這些,真是了不得啊。
這麼多人,人均糧食還能00斤?!這是如何做到的???
巨唐啊……
劉徹若有所思。
作為一個能讓胡人做輔政大臣的皇帝,他對唐朝這個數民族的政策還挺感興趣的。
畢竟,光用武力是成不了事的,打服了還得讓他們認同你,承認被打是他們的原因,這才算勉強成功吧。
有朝一日,我漢室能否變成“巨漢”呢。
……
秦,嬴政在想,這個對於異族的政策,能不能也運作到六國之人身上呢。
不過如今人心不齊,順其風俗是不可能的,不過學堂選官倒是有些餘地……
辦學府讓六國之人皆來就讀?增加新的選官製度?
秦一統天下,疆域擴大,其實非常缺人才。畢竟六國還時有反抗之聲,對於官吏選拔就非常令人頭疼。
秦通過軍功授爵的方式發展壯大,嬴政一統天下後,在選官時同樣極為重視軍功途徑。
在《商君書》中有言:“能得甲者一首,賞爵一級。”
一統天下後,軍功授爵製度並沒有逐漸式微。
畢竟大秦還南下取得百越之地,北上抗擊胡人匈奴,同時還令蒙恬、扶蘇修築長城。對外戰爭仍然頻繁。
更何況天幕出現,世界還有許多挑戰,軍功授爵在嬴政心中還是非常可用的製度。
除此之外,秦也可以憑事功授爵,主要是征士、遊士等憑借功勞獲得官職。
一統天下後,秦王朝放寬了對遊士的限製,積極鼓勵遊士通過事功來進入官僚階層。
然後就是通法授爵。嬴政在選拔官員時,極為重視官吏的通法程度。
即使是一些與法令工作無關的官員,同樣需要知法令之所謂,要不定期對他們進行考核。
還有資產、學校、保舉授爵等方式。
但秦朝的保舉是有連坐製度的。《史記》中有記載:“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之”。
就是舉薦的人沒有能力並受到懲處,你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秦朝通過方式來避免官員任人唯親、任人唯權。
因為太缺人了,嬴政對於其他朝代的選官方式頗為好奇,比如那個科舉就令他十分心動。
不過,還得一步步來啊。
……天幕結束就召集群臣商議!
唐,本來後人如此誇獎,李世民等人是應該高興的。
北宋四大部書之一的《冊府元龜》記載:“大業初有八百餘萬戶,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隋朝大業初年,楊廣在位時,全國約有八百餘萬戶,而到了唐朝武德年間,李淵在位時,全國約有二百餘萬戶,短短十幾年時間少了六百萬戶。
根據《中國人口通史》的測算,李淵武德七年人口數量約為00餘萬,而到了李隆基時竟然有000多萬!
不僅如此,還“公私倉廩俱豐實”,什麼,糧食還能有吃不完的?!
後人說他們立國後也過了一段時間才達到大唐的這個人均糧食量,貞觀朝臣感覺在做夢一樣。
巨唐啊,封建王朝的巔峰。
這個評價,簡直,簡直讓人受寵若驚。
甚至李世民難得生出了一點惶恐,大唐真的做到這個地步了嗎。
之前天幕誇他的時候他都沒這麼擔驚受怕。
實在是李隆基給他的印象太差了,他對自己的後代莫名不自信起來。
一想到這視頻講的是安史之亂,他就更恨了。
有什麼用!都被敗光了!
這不就是欲擒故縱,先禮後兵嗎!!!
天幕非要把這種美夢摧毀給他看!
但是又不得不看。
李世民紅了眼。
……
明,朱元璋也在看天幕,這唐朝糧食竟然有這麼多!
想到後人還說是封建王朝的巔峰,他雖然蠻喜歡李世民,也忍不住咂了咂嘴。
這封建王朝,大明也包括在其中吧。
未來的大明竟然趕不上唐朝?!
後人把朱棣那兔崽子誇了又誇,結果不還是比不上唐朝!
手又開始癢了呢。
朱元璋有些失落,他看了看天幕,後人似乎對版圖尤為在意,對於開放也一再強調。
他歎了一口氣,終於開始反省自己,或許他的一些政策有失偏頗?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