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你們真是餓了[微笑])
(廣東人不是真的吃福建人,但是ou洲人是真的吃ai及人)
(離譜死了)
(他們的失智是刻在基因裡了吧,一堆窒息操作)
(法老是萬萬沒想到自己到了最後成為一道食材)
(他們的老祖宗都被吃光了)
(突然很唏噓,曾經的文明古國是這樣的結局)
(所以千萬不能自傲,時間一直是在往前的,不努力就等著彆人超越你秒殺你)
——————
天幕之下,眾人麵目扭曲。
他們覺得自己耳朵瞎了,不然怎麼會聽到這麼荒唐的事!
那些番邦人吃什麼?!
有些人看著天幕中黑漆漆的乾屍,隔夜飯都要吐出來了。
這不是茹毛飲血,什麼才算得上茹毛飲血!
人相食,是真的走投無路活不下去的殘酷亂世,史書中描寫都是字字泣血心酸不忍。
時局穩定時,哪怕在動蕩的亂世,還不到那種地步時,誰會去吃啊。
結果這ou洲,堂而皇之的買賣彆國的屍首,竟然還拿來食用!
哪怕評論說什麼用了香料和藥材,那也是人!
那些王室什麼毛病,還瓊漿玉液,簡直侮辱了這個詞!
一些人覺得自己的底線被狠狠刷新了,但不忘抓住重點。
“同類相食會感染朊病毒?”
病毒聽起來就是個很可怕的毒,還會什麼休眠複蘇,玄的很,百姓們覺得自己漲知識了。
這吃人不僅精神受創傷,還會中毒啊,那些ou洲人可真是命大。
不愛做衛生,又是疫病又這樣胡亂吃東西,還能有人活到後世,隻能說,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就是可憐了那ai及,落到那樣的下場,老祖宗都快被吃光了,天啊,光想想都不寒而栗。
那些滿眼牟利的商人也不是好東西,這樣坑蒙拐騙,為了錢什麼都能乾出來,做生意怎麼能這樣做!
朝堂上,有心的官員已經開始思考,看來得向陛下陳奏,製定一些規範商人的法度,賺錢可以,太過喪心病狂就不對了。
那些抑商的朝代,本來已經放緩了政策,一看天幕,都被嚇住了,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無數時空的人們悄悄歎了口氣,暗自慶幸。
還好,還好我們的後人爭氣,他們不至於落到屍骨無存的下場。
……
春秋,齊桓公聽到吃人肉會中毒,愣了一下。
齊桓公曾感歎道:“寡人食儘天下美食,唯獨沒嘗過人肉的滋味,實為憾事!”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易牙將齊桓公的戲言當真,記在心中。
易牙是齊桓公的廚子,由於廚藝高超深受齊桓公喜愛。
他本想殺囚犯取肉,但齊桓公身份尊貴,豈能食這粗鄙低賤之肉,最後,易牙將菜刀轉移到了自己四歲的兒子身上。
次日,齊桓公用膳期間嘗到一口鮮美無比的肉湯,問道:“此乃何肉,如此鮮美?”
易牙流出幾滴眼淚,道:“乃我兒之肉。”
易牙說,這是自己兒子的肉,為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
齊桓公覺得這是對自己的忠誠的象征,大受感動,將易牙視為心腹。
管仲曾評價易牙道:“易牙為了討好國君,不惜蒸煮親子,毫無人性。此人不宜為相,應當遠離,不然必禍亂朝綱。”
後世說吃人離譜,窒息,十分厭惡這種行徑。
或許管仲說的是對的,若是有人效仿,變本加厲,隻怕釀成大禍。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有毒!
齊桓公後怕起來,此事必須還是得嚴厲製止。
……
宋,趙匡胤看著天幕,想起了另一個人,他的小舅子王繼勳。
趙匡胤的結發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繼室王氏性格恭謹仁厚,稱帝之後,趙匡胤將王氏冊為皇後。
也許是愛屋及烏,趙匡胤對他的小舅子王繼勳格外地好。
從內殿供奉官到恩州團練使,龍捷右廂都指揮使,永州防禦使,王繼勳是步步高升,官運亨通。
乾德三年,王繼勳奉命招兵買馬,西征平亂。
趙匡胤得知此次招募的一千多士兵大多沒有成家,為了鼓舞士氣,趙匡胤對王繼勳說:“若將士們遇到兩情相悅的女子,不需要準備聘禮,隻準備酒肉即可。”
這句話被王繼勳有意曲解。他讓將士們但凡有看上的女子,就用酒肉來換。
一時間,京城之內到處是四散逃難的百姓,以及“奉旨”用酒肉換民女的士兵。
此事一出,趙匡胤大驚。他命人將這些發了狂一般的士兵逮捕關押,並斬殺了一百多人,城內人心方才安定下來。
按理說,此案中的罪魁禍首王繼勳應該得到嚴懲,可趙匡胤念及剛剛去世的王皇後,隻將他從輕發落。
第二年,將士們又聯名告發王繼勳,趙匡胤隻好將他罷職查辦。
沒想到,賦閒在家的王繼勳,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
他以割奴婢的肉為樂,還吃人,惡行罄竹難書。
一天夜裡,大雨衝破了小院的圍牆,侍婢們紛紛逃了出來,跑到皇城邊上喊冤。
此事驚動了趙匡胤,他連忙命人前去調查,才知道原來王繼勳竟做了如此喪儘天良的事情。
趙匡胤一氣之下,將王繼勳發配到了登州。
可王繼勳人還沒到登州,趙匡胤又心軟了。
他下詔讓小舅子先去洛陽避避風頭,官還讓他當著。
王繼勳奉命管理洛陽以後,人販子和賣棺材的人成了他府上的常客。
因為王繼勳發現,無論自己捅了多大的婁子,趙匡胤這個姐夫都會替他擦屁股。
因此,他的行事更加肆無忌憚。
他隨意差遣百姓,稍不順心,就會把人賣掉,甚至吃掉。
吃完人肉之後,他就命人將骨頭裝進棺材裡,扔到荒郊野外喂狗。
洛陽城內,老百姓人心惶惶,他們深受其害,卻不敢上告,因為,他們知道,趙匡胤有多偏袒這個小舅子。
這件事還是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解決的。
當時趙光義剛繼位,有官員再次上告王繼勳。
趙光義正是需要給自己樹立名聲的時候。他命令戶部員外郎、知雜事雷德驤前去洛陽審問。
經審問,王繼勳承認,四年間他親手殺害了人。
北宋(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王繼勳於洛陽市當街問斬。
與他勾結的名女人販子,名男人販子也一並處以極刑。
另外,常與王繼勳一同吃人肉的長壽寺和尚廣惠,也被斬斷小腳後處死。
……
這種事本就有違道德,遭人唾棄。
大宋因為未能統一,皇帝昏庸而深受詬病。身為開國皇帝,趙匡胤當然想努力挽救宋的名聲。
後人對他包庇之事會如何看待呢,他的包庇,會讓自己,會讓大宋的名譽雪上加霜嗎……
趙匡胤閉了閉眼,對於這個小舅子,他實在是頭疼的很。
或許自己還是需要狠一狠心……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