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他如果弄死朱祁鎮不僅大臣不會同意,出於孝道,他侄子也得找他算賬的。
他也沒辦法,這事兒真的難辦……)
網友C:辜負啊辜負,他對他的臣子們都很好,信任倚重,到頭來,他們全部都背叛了他。
回複
(朱祁鈺和於謙的悲劇是注定的。
因為朱祁鈺膝下沒有太子,人心浮動是必然,再加上朱祁鈺的身子骨不好。
朱祁鎮有兒子朱見深可以繼承大統,所以他能複辟,他的複辟可以說是百官的默許。)
(景泰帝上位後真的離懸崖隻有一步,文武百官保朱叫門回來的那一刻,景泰隻要沒有滿足文武的**,隨時都可能奪門。)
(朱祁鈺可沒啥可黑的。
以前是精英曆史觀,朱祁鈺沒人罵。
之後的群眾曆史觀,也沒人罵。
可朱祁鎮不是,精英史觀在罵,群眾史觀下,直接連宗號都改了,堡宗[笑哭])
網友D:同誌們,代宗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乾大事首先不要心慈手軟還有就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網友:天子守國門,朱祁鈺何嘗不是呢
回複
(拿破侖:法蘭西,你們的皇帝回來了
朱祁鎮:大明,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看])
(拿破侖回歸:我是你們的皇帝,如果你們要我的頭,那就來吧。
豬騎朕回歸:我有兒子,我弟沒有。)
(拿皇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大明:你不要過來啊)
網友F:吹朱祁鎮的就是吹他廢除殉葬。不過這殉葬這個事他把他弟弟的老婆全部送去殉葬了,說他是個好人,我可真不信。
——————
朱瞻基捂住胸口,他雙手都在顫抖,仿佛下一秒就要昏厥。
想起自己的兩個孩子,最後竟然成了這樣的局麵,他雙眼猩紅。
朱祁鎮!!!
這個該死的……
何至於此啊!
那是你的弟弟啊!!!
哪怕再偏袒一方,看到朱祁鈺的下場,朱瞻基還是紅了眼眶。
“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究竟是誰不孝不悌不仁不義!!!
堂下朝臣皆冷了臉色,看著朱瞻基的樣子,難免擔憂,但對於太子朱祁鎮,卻徹底沒了耐心。
看了天幕還願意追隨太子的,都要被人唾棄五毒俱全人麵獸心助紂為虐了!
“陛下,請保重身體,郕王殿下還需要您的教導啊!”
他們直接忽視掉朱祁鎮這個人。現在能指望的就是郕王,他們要求不高,不需要多英明,守成之君也行。
皇上要是狠不下心,他們做臣子的就來添一把火,出一把力。
……
朱祁鈺從天幕開始講土木堡到如今,一直是麵無表情。
他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做何表情。該高興嗎,後人在稱讚他,為他鳴不平。
還是該憤怒。憤怒朱祁鎮的複辟,憤怒朝臣的默許,憤怒自己到頭來什麼都沒擁有,孤獨地死去。
好像是能預料到的,他本來就是孤家寡人,本來就是“迫不得已”被坐上這個位置的。
如果不是土木堡,他一輩子都和皇位無緣。
可是,這一切與他的孩子何關啊!
想到自己早夭的孩子,朱祁鈺的心在滴血。
他自己一生好像都沒得到過什麼偏愛,他想好好的愛自己的孩子,想給他最好的一切,想讓他過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生,卻還是無能為力。
憑什麼!憑什麼太子不能是見濟,他自認還算儘心儘力,為何連這一點要求,都不能讓他如願呢……
想起那個已經離開人世的孩子,朱祁鈺心如刀絞。
對於天幕的分析,他也能理解。
無後為大,這對皇家來說,確實是最惡毒的詛咒。
隻要還活在這世上,就逃不過世俗,人死政消,繼位的隻能是朱祁鎮的兒子,對於他和朱祁鎮,百官心中自會衡量。
他心慈手軟?
朱祁鈺覺得後人對他太過寬容,他也想狠,他也恨過啊,可他就是無能為力!
看看堂下那些朝臣。尷尬,無措,糾結……甚至還有憐憫的目光,朱祁鈺深吸一口氣。
罷了,何必呢。
最壞的結局也不過就是天幕那樣了。
朱祁鈺想起朱見深那個孩子,起碼他還給自己這個叔叔恢複了帝位。
至於他的哥哥,如今的太上皇,都被諷為“叫門天子”了還想複位?
嗬,既然下場都不好,他何不任性一點!
……
漢,劉徹嘖嘖搖頭。
或許這明景帝也沾了個“景”的諡號,讓劉徹對他生出些許憐憫。
同為“景帝”怎麼就混成這樣的下場。
想想他父皇,布義行剛曰“景”,劉徹眼中閃過一絲懷念。
若是朱祁鈺能學學他父皇,那還有朱祁鎮什麼事。
對於明代那些朝臣對於朱祁鎮複位的沉默,劉徹也是冷笑連連。
身為皇帝沒有子嗣,在那些朝臣眼裡就是天大的錯處。
在衛子夫還沒生下劉據前,劉徹就一直麵臨著無子的壓力。
甚至連他的親舅舅太尉田蚡,都敢在淮南王劉安來到長安時,親自跑到霸上去迎接,還巴巴地討好道,劉徹沒有兒子,如果他死了,下一任皇帝必定是您。
這些人不想著當下的政事治理,天天揪著那點子事胡思亂想,劉徹真是不耐煩的很。
不過,這拿破侖又是什麼事跡。
是那法蘭西的老祖宗,也被俘過?
……
朱元璋瞪大了眼,他真是開了眼了,沒見過這樣厚顏無恥的人,這人竟還是他老朱家的子孫!!!
都是兄弟,怎麼彼此相差這樣巨大!
竟然還因為朱祁鎮廢除了殉葬,後世還有人吹捧他?!
朱元璋狠狠一閉眼。
殉葬,是了,後世那樣的世界,如何能容忍得了殉葬這樣的事。
老朱心緒不定,殉葬是他定的,朱祁鎮廢除了,竟還成了這小子難得做過的好事,那他豈不成了惡人……
明初,朱元璋恢複了讓活人給死人陪葬的製度。這種製度在秦漢時期已經被廢除,但朱元璋登基後又將殉葬製度重新引入。
殉葬的規模依人身份而定,通常有兩種方式:強迫自儘與被殺後陪葬。
朱元璋次子朱樉暴死,朱元璋就命其王妃王氏陪葬。
曆史上對這事件爭議很大,一說是朱元璋派人毒死了王氏,一說是王氏上吊自願陪葬的。
朱元璋駕崩後,皇太孫朱允炆根據他的遺願,殉葬了四十多名妃子。這些妃子的死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上吊。
此外,為了保持年輕貌美的容顏,朱元璋還要求妃子們吞水銀,不願意吞就由頭頂灌下。
這一製度在明朝持續了0多年,即使朱祁鎮廢除了這陋俗,但是依舊還是有人在殉葬。皇帝和諸侯王們依舊會要求妻妾們自殺相隨,再加上“朝天女”這種製度的存在,陪葬的人還不在少數。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