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穿越_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7章 穿越(2 / 2)

(一行征雁向南飛,兩隻烤鴨往北走)

網友F:如果我穿越了,那我的九族就危險了[愛心]

回複

(唯一能說點現代先進思想,但可能會因為妖言惑眾被燃燒[捂臉])

(其實我感覺穿越到古代,跟被拐賣到大山裡生孩沒什麼區彆[捂臉])

(我:到哪都是奴隸命[微笑])

——————

一些人感到有些委屈,後人這撲麵而來的濃烈嫌棄感是怎麼回事。

古代也沒有這麼容易死吧……看他們不也活的好好的。

人們想了想現在自己過的日子,又對比了天幕中的生活……

理屈詞窮了。

好吧,後人這麼嫌棄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他們過的日子,與古代比起來,確實是天壤之彆。

不過,看著後人幻想回到過去,也蠻有意思的。

他們也算是見過世麵的古人了。若是後人真的穿越過來,他們才不會像那個小姐一樣,“淘寶”這東西他們可熟悉著呢!

不就是某橙色軟件嘛,操控天幕的後人經常用呢。不得不說,這名字起的可真貼切,那裡麵什麼東西都有。後人最常搜的就是懶人沙發、懶人支架、懶人眼鏡、懶人……

反正什麼奇怪的東西都有,不用出門就能通通買個遍。

可惜這樣的神物他們隻可遠觀。

想想也是,若是沒見過天幕之人,突然遇見了一位口出狂言目無上下尊卑的異人,肯定覺得此人中了魘術,沒放火燒都是仁慈了。

……

李白聽到後人一穿越就念自己的詩,真是哭笑不得。

自己的詩這樣名垂後世當然高興,後世不僅學堂上要學,穿越竟也能用到。

可惜不是穿越至大唐,不然非得揪著此人好好背一背,看看還能背出多少!

那首北國風光寫的也是極好,造境優雅,氣勢恢宏,實在是雅。不少人默默品味。

……

不少時空,一些有為的朝廷,則是垂涎欲滴,求賢若渴。

怎麼有那麼多不同的學術!

什麼國際貿易、城軌、電氣、計算機、新聞、會計、石油……簡直不覺明厲!

後人覺得沒用,他們覺得有用極了!!!

哪怕暫時用不上,光聽聽理論也能受益不少,能把各科分門彆類,總結歸納,本身就是一件極好的事了。

更彆提能從中窺探一些後人的思維與行事方式,這也是結晶啊!

劉徹忿忿不平:怎麼隻想著唐宋元明清呢,既然都穿越了,再往前穿穿怎麼了。

至於語言,那有何問題,英語都去學了,為何古漢語學不得。

不過,後世究竟是有多毒,竟然還有人形容自己是移動的天災,他們究竟經曆了什麼,後世不是這麼多國家,這麼多人口,還活的好好的……

眾人對穿越這件事浮想聯翩,天幕這等神物都有了,“穿越”聽起來好像也不是啥稀奇事了。

不過,想象和現實畢竟不同,若當真有後世之人能穿越到他們這些老祖宗的時代……

該如何處之,當然還是得有另外的考量。

……

清,聽著一句句所謂的“反詩”,一些大臣腦門上的汗都要兜不住了。

這一段視頻,真是句句無關清,又句句不離清。簡直是字字珠璣,毫不留情啊!

甚至一些人陷入自我懷疑,大清有這麼難活嗎?

……好像是真的很難活啊!

聽著後世雲淡風輕地說大清沒幾年了,學新聞的後人還說自己要報道大清滅亡!

這話,哪個清朝皇帝能坐得住,又有哪個清朝廷不沉默。

……雖然在後世清確實已經亡了。

而且亡的徹徹底底。

按理說,清是離後世最接近的時空,後人的這些學識,或許對於清是最有用的,但偏偏又是清最忽視的。

這麼多學科啊,鐵路電氣計算機……如今的西方又掌握了多少?這好像是他們唾手可得又遠在天邊的東西。

偏偏就是全部錯過了。

真是……誕罔不經,可笑至極。

想到這,朝臣對於天幕那些詩頓時沒了挑剔的興致。

又能如何。說吧說吧,任憑後人說的天花亂墜,反正皇帝也管不了,他們這些朝臣又何苦多嘴。

……

明,朱棣搖頭。

看來這“大明”的“明”,對那清朝來說是格外禁忌。

怎麼的,提起“明”就這樣讓他們破防?

既然如此忌憚朕的大明,還住什麼紫禁城啊,這可是我大明建的,是大明的皇宮!

想起清朝的皇帝住著自己建的宮殿,朱棣簡直心煩氣躁。

華夏古時的天文學家把恒星分為三垣,周圍環繞著二十八星宿,其中紫垣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

紫禁城裡的“紫”,就是“紫垣正中”的紫,意喻為皇宮也是人間的中心。

而“禁”則指是皇室所居,皇室尊嚴,嚴禁侵擾的意思。

從明朝開始,皇宮就被稱為紫禁城。大明滅亡,紫禁城換了個主人,哪個明朝皇帝能開心的起來。

……

宋朝人民對天幕的評論已經習以為常了。

不過就是時不時被踩一腳,習慣就好QAQ

這軍事與疆域,確實是宋的痛點,逃避無用,那就直麵。

這一回,我大宋一定爭取成為後世最受歡迎的穿越朝代!

曆史學家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不管是不是誇張,宋的文化確實昌盛。

宋神宗時,國庫鑄幣一年就達到了五百萬貫,是唐開元的二十倍。

前提是你不是邊境百姓,也正好不處於某些關鍵節點,日子就還算過得去。

民以食為天,宋的飲食在當時是非常發達的。

北宋時,範仲淹與同僚在驛站商討要事,就會提前點單,到時間就會有飯館的夥計來送餐。

有些生意紅火的店,夥計不夠,就逐漸出現了“外賣員”的職業。

據《都城紀勝》所載:“官府貴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事,故筵席排檔,凡事整齊,都下街市亦有之。”宋朝的外賣甚至有專業的部門負責。

運送過程中,宋代使用溫盤來解決運送食物的保溫問題。

陝西黃堡鎮耀州瓷北宋就發現了執壺裝酒,配套溫碗溫酒。無錫鴻山鎮越國貴族的墓葬中,也發現了“溫酒器”。

除了步行和騎行,還有一種特殊的交通用具——湖船,也就是“外賣船”。

載滿商品遊走於臨安城西湖之上的小船,在顧客“下單”後,小船便在短時間內到達,提供顧客要的物品。

吳自牧在《夢粱錄》描述:“撐船買賣羹湯、時果、酒水、菜蔬、雞鴨、海螺……及點茶,供茶果。”

所以,在宋時,“點外賣”可以說是很平常的活動,不僅有在陸地上的配送,還發展了湖上外賣。

:..0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神魔紀元:冒險的開始 一刀鎮世 鶯鶯燕燕 嬌妾勾人嫵媚,帝王求她上位 敢讓太子受委屈,醫妃殺瘋了 萬古神帝 [綜恐]這見鬼的無限求生 原來我才是那年獸 38歲上大學,兒女同班當同學 抗戰從穿越川軍電視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