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辛棄疾(一)
【從金戈鐵馬到燈火闌珊#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他是萬軍之中生擒敵將的少年將軍辛棄疾。這既是英雄的起點,卻也是英雄的頂峰。
棄疾似去病,宋皇非漢武。
辛棄疾一生,以恢複為誌,卻壯誌難酬。
本應在軍武中建功立業,收複中原,卻隻能把滿腔激情寄於詞作之中。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辛棄疾的詞是用鮮血在書寫。無論現實多麼不堪,他依舊對理想堅定如一,願為國家赴湯蹈火。
本應“了卻君王天下事”,然“可憐白發生”。
縱使“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終究是“無人會,登臨憶”。
南宋的朝廷撐不起一個有骨氣的靈魂。
0年,辛棄疾逝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這是他窮儘一生,最後的呼喊……】
蘇粒點了個讚,這是她非常喜歡的詩人,唉,宋朝真的是辜負了好多人。
評論區
網友A:棄疾似去病,宋皇非漢武。
一生武將夢,卻入文人書。[流淚]
回複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武第一辛棄疾)
(以前總覺得辛棄疾為啥把戰場寫的那麼生動,沒想到人家真的是軍臨戰場的將士[流淚])
(最愛他的那首: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殺場秋點兵。
這是我一輩子都忘不掉的三句,就感覺好震撼[淚奔])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我最喜歡的是“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豪放詞代表卻寫了一首不輸任何婉約派的婉約詞[流淚])
(辛棄疾是我們語文老師偶像,上課庫庫誇)
(上學時:嘔啞嘲哳難為聽
畢業後:如聽仙樂耳暫鳴)
網友B:辛棄疾和霍去病這兩人真的顯示出伯樂有多重要啊。
回複
(他和霍去病隻差了一個漢武帝)
(辛棄疾的祖父是霍去病的粉絲,因此給孫子取名“棄疾”)
(這兩名字就是一對啊[流淚])
——————
南宋之前,文人們品味著此人做的詞,拍案叫絕。
不愧是武將,這戰場的描寫,真是行雲流水,淋漓儘致!
身為武將,有這樣的文采,真是了不得,後人竟然還稱他“文武第一”,這讓許多人對辛棄疾產生了一些好奇。
為什麼是“一生武將夢,卻入文人書”?
想了想這辛棄疾身在南宋,哦,就是那個重文抑武的宋朝啊,那就不奇怪了。
……
漢,劉徹也饒有興致。
他點點頭:“辛棄疾的祖父眼光不錯。”
“去病”這個名字還是他起的呢,寓意多好哇。
當時,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帶著他進宮探望妹妹衛子夫,恰好劉徹受了風寒,精神不振。
尚在繈褓中的霍去病突然大哭出聲,他的哭聲反而讓劉徹出了一身冷汗,身體輕鬆不少,病氣去了大半。
劉徹見狀,乾脆給這娃娃賜名,喚“去病”。
豬豬陛下非常得意,他覺得自己簡直就是起名小能手。看看這名字起的多好,去病去病,去了自己的風寒,也去了大漢的病。
但願這回,去病也能去去他自己的病吧。
聽到這辛棄疾這麼有文采,劉徹瞬間來勁了。
他轉頭看向霍去病,神色中透露著期望和鼓勵。
朕也想看去病寫詩啊!
霍去病:……
陛下您可真是會為難人╯﹏╰
他能怎麼辦,硬要寫,他也是能寫,但要讓他寫出天幕中辛棄疾那種水平……
不如讓他多打幾場仗來的實在。
霍去病真的對辛棄疾非常好奇了,沒想到此人的祖父竟然對自己如此喜愛,甚至給自己孫子起了相似之名。
而這個辛棄疾,聽起來功夫不錯,卻是以文出名,這是為何?
——————
蘇粒點進推薦跳轉
【最強打工人辛棄疾——
在宋朝,有這麼一個文化人,文能為你寫詩,武能策馬疾馳。
一身側漏才氣的同時,也能在亂軍叢中如探囊取物般摘下敵將首級,前往萬人敵營生擒叛徒僅用五十鐵騎。
不僅如此,他的打工生涯同樣一波三折,充滿傳奇,詞人、軍人、官員各職位均有涉及。
而無論是哪個角色,他所有的努力,又都是為了家國統一。
他也被後人跟大漢軍神霍去病組成跨越千年史上最健康的cp——一個去病,一個棄疾。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宋最強打工人辛棄疾。
他明明一生都想踏上戰場,卻為何最終深耕在文學上。
明明是皇帝老板眼中的好員工,為何頻繁被貶,一次更比一次遠。
明明一生立誌精忠報國,卻又為何處處遭同事針對。
下麵揭開——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魂,大宋最強打工人辛棄疾的戎筆一生。】
(稼軒居士!!!)
(霍去病辛棄疾,情侶名)
(健康cp——指活到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