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聞說昆陽之戰時,天降隕石,劉秀領兵衝陣,大敗敵軍。
若明朝的朱棣有個“風係”的稱號,那漢光武帝又是個什麼稱號呢……
其實關於隕石的記載也很模糊。
《後漢書》記載,王莽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四十二萬,號稱“百萬”,將昆陽圍了數十重,又不接受城內主要領導王鳳的投降請求,意要全殲滅城內起義軍。
那時的劉秀隻是一個偏將軍,並不是昆陽的總指揮,大敵當前,其他人都嚇破了膽,隻有劉秀談笑自若,眾人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接受了劉秀的領導。
劉秀讓人在城內堅守,自己同其他十三人出城爭取外援。
就在此時,奇異發生了:“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厭伏。”
晚上有流星墜入敵營,白天有團雲落入敵營,朝廷的士兵都感到巨大的恐怖。
劉秀將步、騎兵千餘人,衝入敵陣,斬首數十,後又來回衝入幾次,連連得勝。
後劉秀將三千敢死隊,與昆陽城守軍合擊王尋、王邑部隊,斬殺王尋,敵軍開始潰敗。
這時候,天降暴雨,狂風大作,揭瓦折樹。
《後漢書》記載:“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敵人陣腳大亂,潰不可擋,踩踏而死無數,於是近乎全殲敵軍,隻有王邑等幾個將軍僥幸逃脫。
但《漢書》記載的昆陽之戰與《後漢書》比較,同樣有大風暴雨這一記載,並沒有天降隕石一說。
《後漢書》天文誌:“晝有雲氣如壞山,墮軍上,軍人皆厭,所謂營頭之星也。”
古時認為一切天文現象都是上天對人類的警示,這就是神秘的天人感應。還會對一些奇異的天文現象附會上一些事件,要說明這些天文征兆會帶來某些後果。
“營頭之所墮,其下有覆軍,流血三千裡。”這個征兆就是說王尋、王邑代表的王莽政權軍隊必敗,王莽政權也就該滅亡了。
天氣異常是有的,但劉秀的成功靠的並不是隕石,這場戰爭也沒有那樣玄幻,隻是人們都愛為這些故事添上些神秘色彩來激動人心……
明,朱元璋心在顫抖。
未來是如此的不如人意,他被整的都快沒脾氣了,能怎麼辦,兒子再好,後代不爭氣啊!
天幕說如何難打,朱棣如何厲害,老朱心中是百感交集。
這個兒子,在他看不見的地方,竟成長到了這樣的地步?
……臭小子,真是會給你老子找麻煩!
罵是這樣罵,心中也不是不驕傲的。
聽聽後世怎麼說的,“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幅隕之廣,遠邁漢唐”……
這龜兒,還算不墮他爹的名頭,也是虎父無犬子了。
瞧瞧,瞧瞧,天底下,千百年,有哪個藩王,從藩地起家,還真能一路勢如破竹,給闖到皇城底下來了。
也就是我老朱的兒子了!
可越聽,心中就更不是滋味了。
……這踏馬是老子辛苦打下的家底,竟全被那臭小子乾碎了!!!
聽著後人細數一個個精兵良將,扼腕歎息,朱元璋心也跟著難受起來。
他為了建立大明,嘔心瀝血,多少次浴血奮戰,鬼門關裡闖過千百回,才帶著這些人把大明一步步立起來……結果這些人沒倒在元末,沒倒在邊地,全給折朱棣手裡了!
朱元璋能怪誰呢,他偏偏怪誰也說不出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老朱甚至還在想著,除了這些,其他人呢,其他人怎麼沒聽到,是天幕沒細說,還是陪著咱一起走了……
在座的朝臣,何嘗不也是心潮起伏。
他們也有點被震驚到了。甚至有些懷疑,這後人會不會講的太誇張了啊,燕王當真就如此不可戰勝?
被點名的武將,都不知自己是該高興還是害怕。
自己也是留名後世了呢!可哪怕把他們吹的再天花亂墜,最終不也是成了燕王的陪襯……
沒被點名的,心中忐忑的緊,為何不提他們,難道他們的功績就如此不值一提?也不能啊!XX都說了,憑什麼不說我!
還是說,他們投奔了燕王……
想到這,一些武將們真是又害怕又刺激。他們這算不算造反啊,燕王知道他們的心嗎,但如今可是洪武帝在位,皇上會不會覺得他們不忠朝廷,哎呦喂,這可真是難做人呦……
最委屈的,莫過於李景隆了。
他莫名其妙又有些傷心。後人為何頻頻提起他?還說他愚蠢,這就過分了啊!
哪怕有人為他正名了,他還是委屈,定是很多人誤會他了,才會有後人來為他辯解。
我蠢嗎?我覺得自己挺聰明的啊……
朝廷文官們,對於武功一知半解的人,確實是被天幕這說法嚇到了,一些人目光閃爍,皇孫重文,可燕王看起來是重武的啊……
看著朱元璋和朝臣越來越投注在朱棣身上的目光,朱標垂下眼,心中逐漸有了思量。
建文朝,朱允炆:……
後人你禮貌嗎!偏心燕王要不要這麼明顯,竟敢說建文帝是不是還活著重要嗎,難道不重要嗎???
……他的死活真的沒人能關心一下嗎!!!
朱允炆神色灰敗。
他就真的如此……不堪嗎,削藩已經到這一步,走不了回頭路了,本來還有些把握的朱允炆,越聽臉色越難看。
他知道燕王造反,也知道燕王青史標名,馳聲走譽。
可那又如何。如今燕王還是藩王,正統在他身上,有了天幕,他難道還能重蹈覆轍,真的讓這位“好”叔叔踩著他上位?
至於那些政策舉措,朱棣能做,他也做的。如今的大明是皇爺爺交給他的,他是這個國家至高無上的天子,削藩本就是順理成章,天經地義。
……哪怕再如何寬慰自己,朱允炆也掩蓋不了心中的驚慌迷茫。
因為他根本想不出,這種局,燕王到底是如何能勝的,而天幕,明顯不站在他這邊。
那些個自詡“忠心耿耿”的朝臣,時日一久,會不會被天幕蠱惑,棄他而去……朱允炆疑心愈重,心神不寧,甚至想用更強硬的手段逼迫藩王就犯。
天天這樣疑神疑鬼,他真的深感疲倦。
後人把燕王說的這樣厲害,燕王真的就這樣厲害了?他還有勝算嗎,能打敗嗎,甚至後世有人都覺得他死活都不重要了……
朱允炆有些自暴自棄,可儘管這樣,他還是不能收手了。到了這個地步,他們已經沒有言和的可能了……
喜歡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我的日常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