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烏龍_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5章 烏龍(2 / 2)

這活動似乎非常隆重,舉世關注呢。

可惜天幕沒有展示完整的開幕式,他們也很想一睹後世的國際盛事呀。

那樣多的國家,樣貌不一的人種,這怎麼能不令人好奇。

不過……怎麼這髪國如此漫不經心,聽起來簡直是錯漏百出,氣的考瑞亞國上躥下跳的。

明,朱元璋也是饒有興趣。這發國,也是後世五常之一了,好歹也是個大國,舉辦的盛會肯定也是大國風範的吧。

他本來還想著一睹風采,看看後世的番邦是如何行事,怎麼原來這個國家散漫成這般模樣?!

把小國搞錯他就不多說什麼了,對待華夏就不能嚴謹一點,後人的國旗那樣與眾不同,老朱見了一眼就印象深刻,和那考瑞亞國到底哪裡相似了,竟然也能搞混。

說起考瑞亞,雖然知道是二分之一的朝,但朱元璋真的很難把後世的他們與如今的朝鮮聯係在一起。

要知道,朝鮮這個名字還是他起的呢!

朱元璋取“朝日鮮明”之意,賜他們國號“朝鮮”,並遣使賜璽書,朝鮮的國王必須得到明朝的冊封,才算是合法。

後來日本的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明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兩次想要入侵朝鮮,朝無力對抗,隻能向宗主國明朝求救,萬曆帝兩次派兵進入朝鮮,幫他們驅逐日寇。

當時的朝鮮有多喜歡明朝,它們不僅在政治上效仿明朝,還在文化上積極學習明朝的禮製和思想文化,自稱“小中華”。

甚至在明朝滅亡後,朝鮮對明朝仍舊有著很深的感情。

朝鮮私下依舊延用明朝的“崇禎”年號,悄悄收留明朝的遺民。同意他們在本地參加科舉考試,參與史書的修編,甚至可以祭祀明朝的皇帝。

哪怕清朝也與朝鮮建立了宗藩關係,但朝鮮對於清朝的態度與明朝是截然相反。

皇太極稱帝時,朝鮮拒絕給皇太極慶賀,皇太極一氣之下,派遣軍隊進攻朝,朝敵不過強大的清軍,隻能屈服。

剛開始,清對朝鮮還是挺苛刻的,但在後來統一天下以後,清朝對朝鮮的態度有所轉變,給他們的待遇也不差,派遣的使臣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或者是皇族的宗師。

但即便這樣,清朝還是沒能抵過明朝在朝鮮心中的地位。

他們認為清朝是夷狄,不配稱天朝,這種心態在朝鮮的文獻和使者的文書中都有所反映。

作為藩屬國,朝鮮每年都要派遣使團出使宗主國,使者要把一路上的見聞記錄下來,回去報告給國王,而一些使團成員也會私撰文書,記錄沿途的見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明朝時,朝鮮稱這部分內容為《朝天錄》,因為朝鮮認為大明是天朝上國,所以出使明朝,自然就是朝天之旅。

但是到了清朝,朝鮮就改稱這種內容為《燕行錄》了。

“燕”是北京古稱,“燕行”就是前往北京,這就是中性詞了,沒有任何感情色彩。

甚至還有朝鮮使者在文書中直接表達對清朝的厭惡“以我衣冠禮容,屈膝於犬羊之庭,追念皇明盛時,感憤之懷,自難抑也”。

即便是朝的國王去世,他們也拒絕清朝賜予的諡號。使臣給清朝朝貢的時候,穿的也是明朝的服飾。

“尊周思明”的思想浪潮一直在朝鮮徘徊。

他們的一位學者樸趾源,跟隨使團到北京為乾隆皇帝祝壽。回國後,他把在盛京、北京、承德的遊曆記錄下來,寫成《熱河日記》一書。當時是乾隆四十五年,但是樸趾源思念明朝,不願采用乾隆紀年,於是稱這一年為崇禎紀元後三庚子,也就是崇禎紀年後的第三個庚子年。

甚至樸趾源還在《熱河日記》稱朝鮮“獨守先王(明朝)之製度,是明明室猶存於鴨水以東也。雖力不足以攘除戎狄、肅清中原,以光複先王之舊,然皆能尊崇禎以存中國也。”

……可見朝鮮對大明的愛有多濃烈,就像日本曾經對大唐那樣濃烈。

哪怕是在明初,明對朝的影響還沒有那樣深,但也算是個聽話的藩屬國,怎麼後世處處蹦躂,彆人惹他也要扯上中原,實在是把朱元璋給整笑了。

連漢字也敢動,簡直是不知所謂,荒唐的令人發笑!

不過,那個在後世依然喚做“朝鮮”的地方,倒是比考瑞亞安靜不少,好像天幕也沒怎麼放過那裡的視頻,也不知又是什麼模樣。

喜歡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遭遇背叛後,我覺醒神醫傳承 穿越獸世:獸夫太凶猛 神魔紀元:冒險的開始 一刀鎮世 鶯鶯燕燕 嬌妾勾人嫵媚,帝王求她上位 敢讓太子受委屈,醫妃殺瘋了 萬古神帝 [綜恐]這見鬼的無限求生 原來我才是那年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