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對於這個稱呼,天幕下的古人們一開始有些不太確認,後來也都明白了,這不就是熒惑星嗎!
《尚書·舜典》中載,孔穎達疏“七政,其政有七,於璣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天象是非常重要的,曆朝曆代都有專門觀測星象的官職。
而熒惑星,或許不是一個太好的兆頭。
《東周列國誌》中,太史伯陽父奏曰“凡街市無根之語,謂之遙言。上天儆戒人君,命熒惑星化為小兒,造作遙言,使群兒習之,謂之童謠。
小則寓一人之吉凶,大則係國家之興敗。熒惑火星,是以色紅。今王國之謠,乃天所以儆王也。”
火星的出現時間並不固定,在天空中的運動軌跡也十分複雜,令人迷惑。“熒熒火光,離離亂惑”,故稱之為“熒惑星”。
每當它在心宿二附近停留或逆行時,即所謂的“熒惑守心”,便被古人認為是大凶之兆。
這可能預示著帝王有亡故之災或國家將有大變。
……說起來,後人在天幕中用外星人諷刺司馬懿的洛水起誓,司馬家還有一段關於熒惑星的傳說呢。
唐,李世民看著天幕,有趣的笑了笑。
當年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曾指著洛水發誓,絕不會因為兄長被朱鮪所殺就對其展開報複,想拉攏朱鮪。
朱鮪被劉秀打動,帶領洛陽城10萬大軍,向劉秀軍打開城門。
而劉秀也恪守諾言,沒有加害朱鮪和他部下,還保留了他的官職和爵位。
這樣的舉動,自然贏得了朝野和百姓的擁戴與信任,成就了一段洛水之盟的佳話。
可惜,現在一提起洛水,眾人想到的是司馬懿。
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政變時,為了勸降曹爽,指著洛水發誓,表示隻要曹爽投降,就不會傷害他的性命,保留他的爵位,並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
然而,司馬懿並沒有兌現承諾,反而滅掉了曹爽滿門,掌握了朝政大權。
這一舉動,或許在短期內讓他取得勝利,卻也極大地破壞了政治倫理和社會的信任基礎,導致晉朝及後續朝代出現了係統性的道德坍塌和政治混亂。
正如後人所說“自司馬氏篡魏以來,人不守信、神不守靈”。
李世民搖搖頭。
東晉的書籍曾記載三國時期,吳國有一個傳說——
在吳國立國之初,鎮守邊境的守備隊將士,其妻兒需作為人質被強行押置在京城。
這些孩子總是成群結夥地一起嬉戲玩耍。
永安三年二月,孩子如常玩耍時,突然出現一個陌生的孩童,年紀大約六、七歲。身高四尺多,身穿綠衣。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七嘴八舌地問“這個家夥從沒看過耶,你是哪家的小孩?”
這個小孩回答“我看你們玩得很高興,就過來啦!”
大家定神一瞧,隻見這個小孩兩眼閃爍著強烈光芒,好像要射殺人一般。
孩子們感到非常害怕,又再問“你從哪裡來的?”
他回答“你們怕我嗎?其實我不是人,是熒惑星。三國,終將歸於司馬氏。”
那孩童隨之便蜷曲身體飛向天際。
……
四年後,先是蜀國滅亡;六年後魏國讓出帝位;二十一年後,吳國被平定。
正如那名自稱“熒惑星”的孩童所言,三國終歸司馬氏所有。
……
後來有人認為,這個故事可能是司馬家族人為製造出來的讖語,用以蠱惑百姓。
可惜,再怎樣的裝神弄鬼,晉朝,對於後人來說甚至不願多加提及。
看著天幕那黴國對著中原各種揣測杜撰,李世民簡直是啼笑皆非。
不過他們怎麼非要這麼揪著中原不放呢,甚至到了那熒惑星種土豆都要給花國一點戲份。
這個土豆竟然這麼神奇,連星星上都能種植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也不知哪裡能找到這種作物。讓那些使節帶些畫像出去找一找,這樣厲害的作物,大唐必須擁有!
……
明,朱元璋聽著後人說不完的番邦影視,眉頭挑的老高。
當然,中原肯定是最強的,反不反派的,那不是角度不同。
要他說,站在中原的角度,那美麗卡還是個大反派呢!!!
老朱可沒忘記天幕曾提到過的《沃耳夫條款》。
這樣限製中原,還敢在電影中讓中原放棄什麼“太陽神計劃”去救他們的兵,真是雞蛋上刮毛——癡心妄想。
就算中原好心想幫,他們估計也要借著那勞什子條款吵個半天,把火星上的人給餓死都吵不出什麼章程來。
想著想著,老朱也有些想看熱鬨了。
也不知美麗卡的那兩還呆在天上的人,是個什麼狀態。
喜歡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