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這種骨折要做到早期負重行走,必須滿足兩個條件:解剖複位,為骨性支撐建立條件;分流應力,為骨性支持減輕負擔。大家看!”宋子墨轉身,麵對屏幕。r/
r/
“解剖複位不用多說,幾個骨塊完全複位了,大家也沒有什麼疑惑。我隻講第二個,分流應力,這就是今天的重點,生物力學的運用!”宋子墨口才極好,硬是把一堂課弄成了演講。r/
r/
楊平腹誹:我辛苦做手術,這家夥在講台上爽。r/
r/
示教室鴉雀無聲,全部集中注意力抓取知識。r/
r/
“這個手術為了分流應力,使用了張力帶和木桶箍原理。”r/
r/
張力帶大家熟悉,尺骨鷹嘴骨折和髕骨骨折經常做,把張應力轉為壓應力。這木桶箍,還是頭一次聽說呢。r/
r/
有人開始抓頭撓脖子了。r/
r/
“這外側的鋼纜就是張力帶,這三個固定骨折的鋼纜環就是木桶箍。”宋子墨又回到了講台,鼠標化作的標記符號在屏幕上移動。r/
r/
“注意動畫,人直立行走時,正常的重力線,從脊柱到第二骶椎,再到髖關節,從股骨頭沿著下肢重力垂線向下。”r/
r/
動畫做得極為精美直觀,紅色的重力線流水一般沿著剛才說的路線傳導。r/
r/
“普通簡單的轉子間骨折,骨性支撐就可以承擔體重,所以簡單轉子骨折,解剖複位後,pf固定,大可放心二十四小時內負重行走。但是粉碎性轉子間骨折,骨性支撐不能承擔體重,怎麼辦?”r/
r/
怎麼辦?涼拌!我是來聽課的,你問我。大家的思維被宋子墨調動起來。r/
r/
“對重力分流,這是最好的辦法。看這個動畫。”r/
r/
之前是正常人的重力傳導動畫,現在換成了張教授骨折術後模型的動畫。r/
r/
“重力從股骨頭開始,被分成四條路線,骨性支撐往下傳導一部分,髓內釘往下傳導一部分,一部分轉化為外側張力帶鋼纜的張力了,還有一部分變成了三個鋼纜箍的擴張力。這樣骨性支撐減負,避免骨折移位,髓內釘減負,避免疲勞斷裂。”r/
r/
動畫簡單易懂,紅色重力分流線,一條沿股骨乾往下,一條沿髓內釘往下,兩條最終合流;外側鋼纜環兩個紅色箭頭,沿著鋼纜反向,形成上下牽拉之勢;三個鋼纜箍,周圍全是箭頭,好像要往四周膨脹炸開。r/
r/
明白了,明白了,大家恍然大悟,也有人還是不解,台下開始交頭接耳。r/
r/
金博士和田主任坐在一起:“這個真的很巧妙,平時我對鋼纜也有應用,但理解沒這麼深呀,這要對骨塊、鋼纜、髓內釘各種參數要很熟悉,才敢這麼組合吧?三個鋼纜環的位置粗細應該很講究,特彆鎖緊環的時候,每個環的緊度不一樣?”r/
r/
田主任側身說:“你說得對,這三個環鬆緊粗細不一樣。這樣一下地,壓應力作用下,保證內側主骨塊遠端的尖端始終稍微往髓腔內方向,頂住缺口,否則一旦朝髓腔外,用不了多久就滑出來,桶箍就失效。這個手術裡麵含有的力學知識已經超出骨科醫生的知識範疇了呀,老金,我是長了見識了,原來鋼纜可以這麼用呀。”r/
r/
“這家夥有點邪門呀,韓主任眼光太毒,聽說是這一批新人麵試時撿回來的。”金博士說。r/
r/
田主任笑道:“你還記得不?他上班第一天,就給我難堪,這家夥,也多虧他,不然我真掉坑裡了。”r/
r/
金博士想起來:“你說的那個隱匿型股骨頸骨折吧,那天我出去開會了,回來聽手底下醫生說的。”r/
r/
私底下,田主任和金博士也談得來,金博士年齡比田主任大很多,雖然還是主治,但田主任十分尊重他,完全沒有當主治看。r/
r/
台下議論紛紛,亂成一鍋粥,大家的認知有點被狠狠地刷了一把。r/
r/
大家都是這個專業的,都受過專業教育,這樣一講解,加上動畫演示,基本沒障礙了。r/
r/
這骨科手術裡這麼多力學原理,牛頓難道也是學醫的?真懷疑他當年開悟不是因為蘋果,而是骨折了。r/
r/
宋子墨敲打講台,台下慢慢安靜下來:“我要強調一點,下一台類似的手術,你用同樣的方法做會失敗!”r/
r/
這麼一問,剛剛醒悟,又被搞迷糊了。r/
r/
宋子墨解釋:“為什麼?生物力學原理沒掌握,就達不到滿意的效果。環紮鋼纜的個數、粗細、位置、鬆緊、相互交織的結構,不是隨便放的,否則就成了一個普通的固定環,無法轉換力量方向,無法維持骨折的穩定。”r/
r/
套個環還這麼講究?r/
r/
那個張力帶,平時大家都知道,尺骨鷹嘴骨折和髕骨骨折經常用,沒想到還有這種妙用。r/
r/
鋼纜環也是,不就有時紮一下,固定骨折用的嗎?轉換什麼應力呀。r/
r/
真是腦袋痛呀!r/
r/
宋子墨又讓大家安靜:“現在大家休息十分鐘,吃點東西,等下討論一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