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的一半麵部和上肢還在冰箱裡,現在腹部遇上這個巨大的血管瘤。
可以想象一下,嚴重的脾破裂病人,為了止血救命,隻能切掉脾臟,因為脾臟組織中有許多“血竇”結構,嚴重破裂的脾會到處出血,根本無法止血,隻能在脾的蒂部位結紮血管,切掉脾臟,這樣才能解決脾臟的出血。
現在,這個血管瘤有一百多個蒂,瘤體本身就是纏繞的血管,嚴重損傷出血,比普通臟器出血更加凶猛。
要不是現場輸血,估計不能活著到醫院;到了醫院,不是源源不斷地輸血,加上自體回收輸血設備的使用,又沒機會上手術台。
自體血液回收機,能夠將病人出的血回收起來,經過處理,再輸給病人,但是這個過程有損耗,所以光靠自體回輸血,無法滿足要求,還要傳統異體輸血補充。
這個病人,身上的血液已經換了幾遍了,輸血隻能短時間維持生命,是權宜之策。
如果腹腔不打開,不將瘤體切除,這個病人鐵定救不過來。
一旦打開腹腔,為了減少出血,需要阻斷主動脈,阻斷的時間不能太長,給主刀的極限時間隻有四十五分鐘,四十五分鐘內必須解決戰鬥。
否則因為缺血,會引起腹腔臟器的壞死,一旦壞死,接踵而來多器官功能衰竭,整個機體的功能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倒塌,生命也隨之崩塌。
可是,這種病例太罕見了,讓任何一個醫生遇上都毫無辦法,脾臟嚴重破裂,可以通過脾切除來解決出血的問題,因為脾臟的主要血管隻有一組脾動靜脈,位置恒定,外科醫生都熟悉解剖,很容易結紮,結紮掉血管,再分離脾臟,切除脾臟,就完成了止血。
切除這個巨大的血管瘤為什麼難度這麼大,因為它有無數根來源血管,這些血管在外科醫生的解剖知識是沒有的。
它是一個特殊的,個性化的,不曾遇到過的瘤體,就算有的醫生能夠遇上這樣罕見的病例,兩個瘤體的解剖結構、血管的來源也不會一樣。
切這個血管瘤,就像殘酷的城市巷戰,一隻特種部隊進入城市廢墟,沒有地圖,沒有情報,對城市的地理環境和兵力部署一無所知,而城市裡到處是暗堡和伏兵,這種情況下,特種部隊根本不可能取勝,隻會在巷戰中被消滅。
而平時做手術,相當於特種部隊對這個城市非常熟悉,已經出入幾百次,城市地理和兵力部署,了如指掌,這樣取勝的概率就非常大。
當年,藤原正男遭遇失敗後,將這種罕見的手術作為一個課題,帶領高橋、佐佐木一起,進行大量的動物試驗,以解決這種魔鬼式的手術。
他們使用各種方法,在猴子的胚胎期使用藥物,製造腹部巨大蔓狀血管瘤的試驗標本,然後再利用影像技術對血管進行尋找鑒彆,設計周詳的手術方案,將血管一根一根地結紮,完整地切除瘤體。
他們還設計過介入的方法,對血管瘤進行栓塞,但是這種瘤體,幾乎沒有明顯的主乾血管,介入也是徒勞的。
通過大量研究,掌握血管來源和分布的規律,藤原的團隊才夠對試驗動物的手術應付自如。
可以說,世界上,有這方麵技術積累的,隻有他們,這種病例太偏門了,沒人去花時間研究。
而藤原正男不一樣,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失敗的病例,他要做世界第一,通過這種魔鬼手術的研究,以提升整個團隊的手術水平,高橋、佐佐木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
這台手術沒辦法下台了?隻能放棄了!
屏幕上的圖像停留在那個巨大的血管瘤上麵,現在的造影劑已經流得到處都是,充滿了整個腹腔。
兩千多名醫生,在場的,應該沒有人碰到過這種罕見的病例。
但是以專業常識能夠理解,這台手術的難度是珠峰之巔,這個病人幾乎不可能救過來了。
醫術,不是萬能的,很多病治不好,很多外傷無法搶救,這是醫術的無奈,是醫生的無奈,醫術的救治能力是有限的。
“關掉屏幕吧?這個病人救不過來了。”
這不是一個人的想法,而是所有醫生的共識。
---
東京大學附屬醫院,骨科示教室。
藤原正男的嘴唇微微地顫抖,這個手術太難了,即使有紅外線監視設備,能夠看清楚所有的血管,也把握不大,因為有一定的時間要求。
這個奇葩的蔓狀血管瘤,形狀不規則,朝臟器間隙及臟器裡麵,往四麵八方生長,肝臟、脾臟、胰腺、腎臟、脊柱,無所不達。
很多年前,他也遇上同樣的病例,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在手台上離去,太殘酷了。
就算現在自己上台,如果不考慮急救的時限要求,當做擇期手術做,手術時間可以隨意延長,切除這個血管瘤,他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但是考慮急救時效,設定兩個小時內完成手術,他隻有勉強百分之六十的成功率,前提條件是動用自己的創傷手術輔助係統。
如果讓高橋和佐佐木去做,低於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
袖手旁觀,是對生命的漠視!
藤原正男拿起了手機,撥通了高橋的電話“高橋醫生,此時,在場的醫生,可能隻有你,擁有處理這種罕見病例的經驗,即使不到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也請你勇敢的上台,就算失敗,你也會是我最優秀的學生,請把電話給韓建功教授。”
“高橋明白,先生!”
聽到手機裡藤原正男有點沙啞的聲音,高橋挺直腰板,就像藤原老師正站在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