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骨塊植入,占據第9胸椎椎體的位置,恢複脊柱的序列,糾正了後凸畸形。
將來,第8胸椎,第10胸椎連同這塊髂骨塊,將愈合在一起,成為固定的整體。
這就完成了脊椎外科手術第二和第三個使命,矯形與穩定。
前路側方鋼板固定,衝洗術區,放引流管,分層縫合手術切口,關閉胸腔。
“上次你縫的皮,這次你又要縫?”
“這是我管的病人呢!”
“講不講武德的?”
“一起縫,分你一半行吧?”
“彆爭了,以後誰的病人誰縫皮,兩個人同時縫,容易誤傷對方。”楊平訓斥他們。
開始得意地縫皮,手拿持針器,使用手腕的力,手腕稍微一轉,角針垂直皮膚進入,垂直皮膚出來。
“打結呀!”催促。
小五心有不甘,將持針器放回銳器中轉彎盤,開始打結。
楊平的手術,不喜歡用縫合器縫皮,他喜歡手動縫合。
宋子墨回味剛才的手術,細思極恐,要不是剛剛楊平多了一步細心地探查。
這病人後半生隻能坐輪椅,就這麼一個小小操作,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醫生,真是如履薄冰,認真的態度多麼重要呀。
認真源於高度的責任心,源於對自己職業的敬畏。
雖然,這種病情,手術做完,神經功能沒有恢複,也被視為正常的。
減壓隻是給神經恢複創造條件,不能保證它一定能恢複,比如出現脊髓前動脈的栓塞,神經功能就沒辦法恢複,成為永久性損害。
但是探查脊髓前動脈,難度很大,這要求同時擁有脊柱外科和斷指再植的經驗,事實上,這樣的醫生非常少。
張宗順教授出現在手術室,他門診收的病人,病情嚴重或複雜的,他都會親自過問。
“張教授!”大家都恭敬地打招呼。
張教授點點頭,走到閱片燈前看片子,問楊平“小楊,術中情況怎麼樣?”
“膿液吸出約兩千毫升,脊髓嚴重受壓,清除了椎管內壓迫物質,做了徹底的減壓,胸9椎體切除,髂骨塊植入,前路鋼板固定。”楊平恭敬地彙報手術情況。
張教授扶了扶眼鏡“磁共振上沒有栓塞的跡象,應該在做磁共振之後栓塞的,你探查了脊髓前動脈?”
“探查了。”楊平陪在張教授旁。
張教授沉思片刻“很好,記住,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每一台手術都要儘力而為,對你是一台手術,對病人是整個人生——”
“張老,我記住了。”楊平恭敬地說。
“結核,曾經認為已經遠離我們,事實上不是,它有卷土重來的苗頭。”
“細菌等病原微生物與人類的鬥爭從未停止,人類研究各種藥物消滅它們,它們使儘渾身解數,抵抗這些藥物,躲避人類的誅殺,這種對抗是無休無止的,超級細菌就是在這種鬥爭中誕生的。”
張教授總是能夠從醫學之外的角度來看問題,比如哲學的高度。
1882年德國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發現了結核杆菌,人類開始踏上征服結核的征程。
其後,在牛痘的啟發下,一戰期間,法國細菌學家阿爾伯特·卡邁特與他的助手讓·介嵐研發出用於防治結核病的卡介苗,此後,人類才可以預防這個疾病。
1943年,烏克蘭裔美國科學家瓦克斯曼研究出抗結核藥物鏈黴素,結核病才可以得到治療。
要知道,在此之前,結核也是不治之症,視為“人類頭號殺手”。
既能預防,又能治療,人類才真正征服結核這頭怪獸。
現在結核病的抬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耐藥結核菌的出現。
超級細菌,就是耐藥菌裡的強悍者。
很多人都在為超級細菌的誕生做出貢獻。
當你感冒的時候,不假選擇地服下消炎藥的時候,你就貢獻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