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例難點在於畸形還沒有定型,處於動態變化中。
普通的截骨矯形隻針對靜態的畸形,無法應付未來的生長發育。
截骨本身會造成破壞,乾擾脊柱的發育,這讓問題變得複雜多變。
如果可以使用外固定架來矯形,所有難點得到解決,但是這個外固定架的設計談何容易。
想法變成現實,中間隔著的距離非常遙遠。
從病房回到醫生辦公室,梁教授坐下,問道:“你的外固定架到哪個階段了?”
醫療器械和藥品從研發到應用,都有嚴格的流程,相對藥品,醫療器械要寬鬆很多。
“設計上已經成熟,現在準備進行動物實驗,需要一批脊柱側彎畸形的幼年猴子模型,我們正在聯係購買實驗猴子,尋找製作脊柱側彎模型的方法,整個過程時間會比較長,我們會讓小孩先回去,等一段時間,再過來。”楊平介紹進度。
其實在係統空間,楊平完成了整個實驗過程,但是係統空間是係統空間,現實是現實,實驗必須在現實中重來一遍。
對這個小孩,楊平在係統空間做過無數研究實驗,對各種技術進行過篩選,比如骨骺阻斷技術。
這種技術對脊柱的骨骺選擇一些點,進行阻斷,讓它生長緩慢,造成脊柱各部分生長發育不平衡。
脊柱側彎畸形就是生長發育失衡的結果,如果用骨骺阻斷反向對抗這種失衡。
理論上,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脊柱畸形會自動矯正。
一個簡單的彎曲模型,凸側生長減慢,凹側生長加快,這樣兩邊不平衡,最終,彎曲就變直了。
這種曲棍理論也是骨骺阻滯術應用於矯形外科的理論基礎。
這種技術目前在兒童關節簡單畸形矯形術上得到應用。
比如兒童真正的型腿或o型腿,利用兒童長骨兩端有骨骺,有生長板,通過簡單的手術控製生長板就能達到理想的矯形效果。
這樣創傷小、恢複快,不需要斷骨;而針對成人,型腿或o型腿手術就隻能截骨矯形。
這種手術就是利用骨骺阻滯原理,叫做暫時性半骨骺阻滯術,暫時性就是說這個手術所產生的阻滯是有時間限製的,不是永久的,達到目的就要取消阻滯,讓骨骺恢複生長;半骨骺就是讓骨骺的一部分停止生長,而另一部分保持繼續生長。
像簡單的彎曲棍模樣一樣,對於膝關節,如果控製內側部分,外側部分保持生長,內側生長慢,外側生長快,膝關節就像內彎曲,那麼正常膝關節就會變成o型,而反之則變為型。
如果本來就是o型腿,阻滯外側,內側生長快,膝關節生長過程往外彎曲,畸形得到矯正,腿正好相反。
該技術對於膝關節的或o型腿可以,因為畸形簡單,就是往內或往外彎曲。
但是脊柱是三維的,要找到控製點,十分困難,找到控製點,阻滯程度也無法把握,這樣造成的後果便是脊柱從一種畸形變為另一種畸形。
所以楊平放棄了這種骨骺阻滯術的應用,轉而選擇伊利紮洛夫的張力應力理論。
楊平在係統空間完成大量實驗,也消耗很多積分,終於將獲得寶貴的數據,也將外固定架改進成可以臨床實用的程度。
楊平讓宋子墨將移動硬盤拿出來,連接上電腦,裡麵是外固定架設計的詳細圖紙。
梁教授一聽是詳細圖紙,擺擺手:“知道已到動物實驗階段就行,細節我就不看了。”
梁教授這一點,在學術圈出了名的,自己學生的成果**文,自己沒有起關鍵作用,絕不做第一作者,自己沒有實質參與的,絕不加名字,學生的就是學生的,絕不掠奪學生的科研成果。
他也不斷告誡學生,彆人的成果,不管什麼途徑獲取的,寫文章或在公開場合引用,一定要注明出處,表明這是引用。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梁教授有一個提案就是關於加大知識產權違法的懲處力度,沒有懲處力度,違法者肆無忌憚,反正剽竊你的,我名利雙收,就算你告,也就賠你幾萬的事,誰怕誰。這極大地抹殺真正原創者的積極性。
楊平沒想到梁教授對這事這麼認真,立刻解釋:“這隻是器械圖紙,隻是技術的一部分,可以公開的。”
既然楊平說可以公開,那就看看無妨,梁教授這才點頭同意。
移動硬盤裡的圖紙打開,十分詳細,分解的圖片,三維的圖片,各個零件的圖片,應用原理展示的組圖。
楊平對著圖片闡述這套器械的原理和一些細節。
這套器械從理論基礎到機械設計,都十分成熟,完全可以進入臨床實驗應用,現在就差一個動物實驗數據支持。
楊平的科研天賦如此之高?一個創新居然可以做到如此成熟,這動物實驗之後,立刻可以臨床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