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奧神經外科醫生辦公室,又一次病例討論。
當約翰內森將楊平的手術方案拋出來時,所有除了震驚,沒有其它的表情。
摘掉眼球,從眼窩進去,多麼不可思議的想法。
可是,當大家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這個入路的時候,不約而同地發現,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入路,輕鬆地解決目前的困局。
隨後,大家又想,怎麼我們沒有想到這個方案?
就算失去一隻眼球,總比失去生命要好。
而且,這個方案,還可以將眼球原位回植,也就是根本不需要失去眼球,就可以完成手術。
“為什麼我們沒有想到這個方案,眼的投影位置就是腫瘤安全窗口,我們為什麼沒有想到呢?”一個強壯的神經外科醫生驚呼。
這個醫生經常健身,外科醫生的洗手衣也遮擋不住他的肌肉輪廓,尤其雙側上肢,異常粗壯。
約翰內森靠著椅背,轉動手裡的鉛筆:“houe耳科研究所沒有發明耳迷路入路切除聽神經瘤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多醫生沒有想出來?耳迷路就在那,我們學習解剖的時候,人人都要掌握。”
肌肉男醫生聳聳肩,表示認可這種說法。
“約翰內森醫生,這個天才的手術方案,也隻有你能夠想出來。”大齡白發醫生由衷地讚美。
約翰內森搖搖頭:“這不是我的方案,而是我的導師提出的。”
約翰內森的的用詞非常講究,現在使用導師一詞,而不是老師。
“你的導師?”
工作二十年的同事,居然不知道約翰內森還有這樣一位導師。
“這台手術,我想邀請我的導師來主刀。”約翰內森向大家宣布。
能夠提出這樣奇妙的手術方案,還可以完成眼球回植的外科醫生,又是約翰內森的導師,那水平一定非常高。
“這是個好主意,不過我們很想知道這位導師是何方神聖?”
有人開始搜括腦海中的神經外科頂尖專家,莫非是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哈丁教授?約翰內森當年專科醫生培訓就在他手底下完成。
或者是德國的薩姆或者曼因斯坦。
德國是個出天才的地方,薩姆是世界神經外科泰鬥級人物,已經八十歲,而曼因斯坦是外科全能手,他在各個外科專業都是世界頂尖。
“他是一位中國醫生,叫做楊平。”
約翰內森緩緩地說。
大家對楊平這個名字非常陌生:“中國醫生?楊平?對不起,我們怎麼從未聽說過。”
“不,你們不需要聽說過他,不久之後,你們就可以看到他的手術,相信我,隻需要一次手術,你們會記住他,牢牢地記住他。”
約翰內森自信非凡。
“眼球回植,需要跟眼科溝通,然後邀請眼科協同手術嗎?”
約翰內森擺擺手:“我的導師說,沒有必要。”
“為什麼?”白發醫生問道。
“他決定自己親自完成眼球回植。”約翰內森輕鬆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