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炮裝備華國軍隊由來已久,末日爆發後電磁炮卻沒能獲得多少出場空間。
在藍星上對抗性軍備競賽發展中,電磁炮的發展向著擁有更強的穿甲能力直接破壞敵方裝甲部隊或者防禦工事為方向。
而末日中出現的各種異常生命體雖然擁有種種堅固的甲殼、皮膚、護盾,但是仍在人類常規武器的破甲範圍中,能夠被火炮,火箭彈,導彈,甚至於電磁突擊步槍射出的高速子彈輕易擊破。
也就用不上研發出現專門用於破甲的電磁炮,在有可控核聚變的充沛能源供應下,常規火藥武器生產的成本與電磁炮成本相差無幾。
因此經過末日的篩選,火炮的占比高於電磁炮。
而現在到了電磁炮大展身手時候。
隻見5台電磁炮在數個街道外完成架設,經過數分鐘的充能,超導聚能環在一瞬間快速釋放儲存電能,一道藍光閃爍,數枚超數倍音速的質量彈從中快速發射而出。
隨之產生的巨大後作用力將處於固定狀態的自行火炮都向後推動半截。
質量彈劃破空中,與空氣劇烈摩擦不斷升溫,在空中形成數道閃亮的光斑。
隔離中心火控雷達很快就發現了空中的異常,嘗試將質量彈進行鎖定。
隻是質量彈的高速讓火控雷達來不及完全鎖定便已經命中目標。
即便火控雷達完成鎖定,由於高射機槍已經儘數被摧毀想要攔截質量彈也是有心無力。
轟轟轟,爆炸聲響起,其中夾雜著幾聲金屬扭曲,混凝土崩碎的聲響。
濺起碎渣子甚至能夠抵達後退有段距離的指揮官處。
等到塵埃落定,5枚質量彈的轟炸效果顯現。
僅僅5枚質量彈就已經將隔離中心的牆壁炸出碩大的裂口,目之所及,鋼筋,混凝土板儘碎。
當然隔離中心也不是吃素的,作為軍用建築也不是人類幾發質量彈就能夠直接破壞的。
相對應的修複措施也拿到台麵上來,隻見牆壁中密密麻麻分布這管狀物。
破碎後從中流出粘稠的膠質物,混合著裂隙中的各種灰塵一起重新將牆壁填補,最外層的膠質物遇到空氣迅速氧化硬化,成為一道臨時的牆壁。
其堅固性也相當不錯,至少155口徑的炮彈炸在上麵也無法直接破壞。
靠著動力裝甲上戰術頭盔的放大功能遠距離觀察戰場的指揮官見到這一幕當即就要流口水了,這項技術他也想要,有這項技術幫忙各種防禦作戰中便可以獲得十足的優勢。
尤其是在與異常生命體的戰鬥中,讓防線更為堅固可靠,而無需讓工兵們豁出性命搶修缺口。
一輪質量彈沒能炸開,但還有無數輪質量彈在路上。
7分鐘後,自行火炮完成散熱與二次充能,又是5枚質量彈高速射出。
眨眼間,爆炸的煙塵傾瀉而出。
如果用百分比表示,第一輪打擊破壞了外牆40的耐久,通過黑科技手段外牆又恢複了10耐久,那麼這一輪打擊將外牆耐久直接轟到隻剩下30。
隔離中心的外牆上遍布裂紋,仿佛搖搖欲墜。
此時所有火炮已經停止射擊,這些炮彈要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上。
第三輪質量彈如期而至,轟轟轟,煙塵彌漫,碎塊紛飛。
承受火炮已久的外牆在這一輪炮火打擊下崩塌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