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聞人升推薦完,王巡撫將這些人召集在一起。
“你們都是我的世侄所推薦,我相信你們的能力。隻要做的好,本官會以你們的功績,保舉你們一個九品佐雜官……”
聽到這裡,跪在地上的帳房們,個個感激涕零。
如果真的成為官員,那就是一步登天。
從民到官,這是多難的事情啊。
小民們能知道的路線,也就是考科舉了。
科舉之難度,是個人都明白。
很多博古通今的大才,都可能一生不能中舉,甚至中不了秀才。
而他們卻有可能成為官,不,哪怕是成為吏員,也是好的。
聞人升看著這些人,心中搖頭。
這王巡撫的話一聽就是畫大餅。
這麼多人,怎麼可能一一保舉?
而且他們也不知道辦好這件事難度有多大。
可是有生命危險的。
土地,這東西,足以讓人鋌而走險。
他們不敢對巡撫下手,難道還不敢對具體的辦事員下手嗎?
這些人秉性老實,肯定想不到這一層,肯定會認真查看清理。
這就太容易得罪人。
本來他們的性格就是容易得罪人,不然的話,也不會落魄。
反正現在的大明,已經很腐了。
不過,對聞人升來說,這個腐爛的大明裡麵,還有%的優秀之人。
隻是沒有人將這些人組織在一起。
如果能將這%的人給組織在一起的話,那他們必然能變得很厲害。
全大明人口是1億到億之間。
%的話就是00到1000萬。
而滿清崛起,不過是靠著六萬兵,0萬丁口而已。
中間還不停地將野人女真抓捕進來,補充損耗,前後至少損耗了上萬人不止。
如果這00萬人聚集在一起的話,聞人升相信會所向披靡。
隻是靠著最傳統落後的忠孝思想,也足夠碾壓一切。
問題如何將這些人集中在一起?
那得發展古代物流。
但是古代交通太差,唯一好的交通,那就是水網交通。
比如為什麼花費大代價開運河?
陸運成本是水運的0倍以上。
運輸糧食,一輛大車,需要兩頭騾子來拉,需要一個車夫,隻能拉700到1000斤,最多也不能超過000斤。
車輛還要時時維修,跑不了100裡路就要修理車輪和其他部分。
而一個車夫兩頭騾子,一天最多走60裡,數百裡路要半個多月,就要吃很多東西。
同樣一艘普通小船,也能裝載000到7000斤的東西,隻需要個人,甚至順水的話,1個人就可以撐船走了。
彆說海上可以靠風航行,不需要人力,更加節省。
人吃得肯定比騾子少,而且船的維護周期也比車子少的多。
畢竟一個要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不停摩擦,碰撞,翻滾;另外一個是在平緩的水道上行進,隻要不碰礁石就沒大事。
所以進軍者,有水路者必然要走水路,除非必要,比如偷襲,否則沒有幾個將領非要走陸路的。
所以聞人升心中想到了一個法子。
沿海建立海運物流。
沿河建立河運物流。
陸路不去碰。
陸路涉及到的勢力太多太多了。
相比之下,河運和海運相對少一些。
畢竟你得有船才能在水上設卡,還得是好點的船,一般鄉紳乾不了這事。
就像後世沒人能在空中設卡收稅一樣……
物流建立起來後,這00萬人,聞人升就有可能聚集起來0萬人。
畢竟沿河,沿海還是有很多人口密集的城市。
這些人,可以說都是公心大於私心,都願意效力到死,都願意拯救大明的。
即便大明很爛,他們仍然願意。
歸根到底就是長年累月的忠孝,深入他們的心了。
忠於大明的人還是不少的,比如像盧象升啊,洪承疇啊,又比如某些世代將門。什麼尤家,麻家……
賀家。
曹家。
那些將軍們,雖然喝兵血,但他們還是願意拚死救大明的。
隻可惜他們集中不起來,他們隻能被那些個廢物給連累,在戰場上,給拖後腿,一起帶崩潰。
導致總體看似很多,然而一到戰場就是以少打多。
搞定這事後,聞人升離開巡撫府。
他又去找商鋪來投靠自己。
再搞什麼店鋪了?
一是鐵匠鋪,二是木匠鋪,三是布店。
這些都和造船有關的。
當然現在他還是在西北,他遲早要轉到東南之地。
東南水網,才是物流行業的最好發展之地。
因為他沒法使用跨越式的先進技術,那隻能進行整合。
而整合就是利用先有技術結合到一起。
他命令謝長庚就找。
很快就找到了七八家願意投靠的。
實際上很多商家都是投靠無門的。
他們哪兒有門路靠到巡撫大人門下?
甚至縣令,主簿這樣的官,他們也是靠不上的。
他們就是艱難求生,應付著衙役和各種混混的壓榨,不知哪天就會被當成肥羊宰殺了去。
那些有大錢賺的商家,都是有背景的官員、勳貴、太監、藩王們開設的。
比如鹽,比如絲綢,茶葉,生絲,錢櫃等等……
一開始就不需要另找靠山的。
聞人升就讓這些人投靠到自己名下,拿了帖子給他們。
出了事,就拿帖子去門房。
現在他是秀才,又是撫台的紅人。
他又沒有動那些大商家的蛋糕。
不過是找些小蝦米當他們的靠山。
這點麵子一般官僚還是會給的。
大不了吃彆人去。
反正商家就像野草,今年被割,明年又會再長。
他們自然不管,最後長出來的會是何等可怕之物。
前前後後掛靠了十三家大小店鋪,最高的本錢就是謝長庚的萬兩,最低隻有00兩。
合計萬兩的商本。
他一個撫台背景的幕僚,還能罩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