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梁耀雖然已經占領了坤甸,但目前的坤甸,隻不過是一座孤城而已。
北方東萬律親荷的蘭芳公司勢力,南婆羅洲的荷印當局勢力,依舊是梁耀的心腹大患。
至於他的合作夥伴,以大港公司為首的華人抵抗公司,目前他們的大本營在蒙脫拉杜的鹿邑,此城位於三發境內。
鹿邑和坤甸之間還隔著一個蘭芳公司控製的東萬律。
“現在我們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向南進軍,攻占肯達旺岸,繼而進入南婆羅洲,將荷印當局的勢力趕出婆羅洲島。
其二是向北進軍,攻占東萬律,打通我們和以大港公司為首的華人抵抗公司的聯係。”
回到住所,也就是前荷印軍駐坤甸司令安特生的住處後,埃爾維斯指著簡陋的地圖對梁耀說道。
南下還是北進,是現在梁耀要馬上做出選擇的問題。
此次遠征西婆羅洲,他最大的敵人是荷印當局的軍隊。
要是能將荷印當局的軍隊都趕下海,戰爭的結局就塵埃落定了。
隻是他現在有將荷蘭皇家東印度軍隊趕下海的能力嗎?
梁耀認真思考著這個問題。
和當初遠征日本不同,當初遠征日本,出發之時他就已經知道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爭。
其中的因素有對曆史走向的了解,也有對自身實力的自信。
現在麵對荷蘭人,梁耀也是兩眼抓瞎,能不能贏,他心理也沒底。
他對自己的陸軍有信心,但對自己的海軍卻沒有太大的信心。
如果要打肯達旺岸,從陸地上攻打肯達旺岸不是最好的選擇。
從陸地上攻打肯達旺岸,梁耀的軍隊需要穿過南麵的熱帶雨林。
這個時代的婆羅洲島開發程度很低,出了幾個主要的大城市,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原始叢林。
從原始叢林向南進軍,梁耀首先要麵對的就是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姑且不說最終能不能拿下肯達旺岸,就算是拿下了,其中付出的代價梁耀也不一定能夠接受。
熱帶雨林行軍不僅對作戰部隊是個很大的考驗,對他的後勤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驗。
更關鍵的是,華人在肯達旺岸,乃至整個南婆羅洲島的根基都非常薄弱。
就算付出巨大代價拿下來了,能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而北上進軍,打東萬律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
雖然向北進軍也要經過熱帶叢林。
但西婆羅洲是婆羅洲島上華人的大本營。
這裡經過華人七十多年的開發,交通情況要比南婆羅洲要好一些。
劉善邦,葉騰輝等人曾經都在蘭芳公司乾過,對這附近的地理條件也相對更了解,可以為他帶路。
而且比之荷蘭皇家東印度軍隊,蘭芳公司武裝的裝備和戰鬥力都要更弱一些。
這些為蘭芳公司高層利益而戰,待遇很差的士兵,想來戰鬥力也不會太強。
更重要的是,東萬律,鹿邑這些定居點的居民都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