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是不敢打,可惜我梁某人不是清軍,梁耀在心底裡冷笑道。
怎麼攻打港島,二戰時期小日子的軍隊已經演示過一遍了:從太古城登陸,繼而對整個港島分割包圍。
雖說187年底的港島和1941年低的港島島上軍事設施不完全相同。
但港島經過英國人16年的經營已經初具成型。
港島最早得到開發的區域是維多利亞城,也就是後世的中環地區。維多利亞城是港島的核心商業區,港島城區以維多利亞城為中心,沿維多利亞港南岸的平地上橫向擴張。
港島的港口設施,包括岸防炮台多集中於維多利亞城北部的碼頭,軍艦也停泊於此。
留守的駐港英軍人少,從這裡強攻也不是不行,但傷亡肯定不小,這個方案首先被梁耀排除,他帶來的都是精兵而不是炮灰。
梁耀的想法和小日子指揮官不謀而合,選擇香港島東區的太古城作為登陸地點。
當然,此時這個地方還不叫太古城,而是叫做太古村。
選擇太古村作為登陸地點有很多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這裡有零星的民用船塢和小碼頭,小型艦艇能夠直接停泊,輸送軍需物資方便。
第二個好處是這裡是華人船工、腳夫、苦力和漁民的聚居區,說白了就是貧民窟,沒有英國人住在這裡,登陸阻力會小很多。
太古地區的這些苦哈哈或許不會幫你,但一定不敢阻止你登陸。
第三個好處是,一旦登陸站穩腳跟,大軍就可以直接沿著沿海平地現成的道路西進,直接攻擊維多利亞城區。
除此之外,梁耀和薩特還敲定了另外一個登陸點:港島西部的沙灣。
此時港英當局尚未在摩星嶺修築要塞,在沙灣登陸是安全的。
梁耀擬定讓一部分炮兵從沙灣登陸,繼而攜炮登上維多利亞城背後的製高點扯旗山,架設野戰炮炮擊維多利亞城,一來為太古村方向進攻的陸戰隊分散英軍的注意力,二來打城內英軍一個措手不及,迫使維多利亞城內的英軍速降。
梁耀這次帶來了艘先鋒級鐵甲艦,1艘為原型船先鋒號,另一艘為剛剛下水的同級姊妹艦家園號。
另有8艘大膽級護衛艦,18艘泥鰍級炮艇。
這是他海上的全部家底,英國海軍主力未至,麵對剛剛曆經大戰的英法聯軍艦隊,從紙麵上看,梁耀的安布雷拉艦隊實力不落下風。
梁耀還是頭一回打這麼富裕的海戰。
梁耀臨時將艦隊一分為二。
其一為珠江艦隊,旗艦為家園號鐵甲艦,下轄18艘大膽級護衛艦,艘泥鰍級炮艇,負責封鎖珠江口,阻截廣州城下的英法聯軍及其艦隊回援港島。
其二為港島艦隊,旗艦為先鋒號鐵甲艦,下轄10艘大膽級護衛艦,13艘泥鰍級炮艇,負責肅清留守港島的英法軍艦,掩護登陸部隊登島作戰。
梁紹瓊在香山港也有1艘大膽級,和6艘泥鰍級炮艇,此前一直被英法聯軍艦隊壓製在港口內,沒有作戰的機會。
梁紹瓊希望梁耀的安布雷拉艦隊能帶上他的水師刷刷副本,積攢一些實戰經驗。
梁耀答應了,將梁紹瓊的水師編入港島艦隊。
做完這些安排,梁耀叫來了炮兵團的見習副團長梁曦。
梁曦是梁紹瑜的兒子,也就是梁耀的堂弟,於181年被梁耀送至東部深造,後考入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炮兵科,成為西海岸地區第一批接受過係統軍事培訓的軍校生。
梁家子弟,終於有了可用之人。梁耀有意給梁曦一個鍛煉立功的機會,積攢資曆,後麵好找機會將其扶正。
“特使閣下,有何指示?”梁曦非常板正地向梁耀行了個軍禮。
“好啊,好啊,曦兒都長這麼大了。”梁紹瓊感慨道。
“當初送你出國的時候,你個頭猜到叔的胸脯哩,現在叔都才到你耳根子這兒。”
說著,梁紹瓊還不忘來到梁曦身邊比劃一番。時光如刀,如今梁紹瓊也早已過了不惑之年。
“讓炮兵團把帶來的6磅野戰炮全部拆解了裝船待命。”梁耀向梁曦下達了命令。
“是!”梁曦領了命,轉頭笑著對梁紹瓊說道。
“叔,等我忙完公務再找您老人家敘舊。”
“去去去,叔有那麼老嗎?”梁紹瓊沒好氣地白了梁曦一眼。
目送梁曦離去,梁紹瓊對梁耀說道:“港島那邊有我們的人,需不需要讓他們接應咱們明天的行動?”
“不必了,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知道的人多了難免會走漏風聲。”梁耀搖了搖頭。
“一個600餘人戍守的港島,我要是拿不下來,白當這麼多年的將軍了。”
明天的行動,梁耀決定讓斯文帶領珠江艦隊阻截英法聯軍,他自己則帶領港島艦隊負責統籌攻取港島事宜。
港島這個港口設施完備程度不下於香山港的深水良港,梁耀也是垂涎已久。
香山港雖好,但是其上限不如港島,更兼港島是一個獨立的島嶼,守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
梁耀會質疑英國人的人品,但絕不會質疑英國人挑選貿易港的眼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