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一到,早朝就開始,首先小皇帝給了王剛和司馬光一個殊榮,金殿賜座,見君不拜。
然後太監就宣讀聖旨,王剛因戰功獲封慶郡王,並且正式成為宰相兼任樞密院。
王剛此時權利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兵政一手抓,皇帝的話都沒他好用。
司馬光下朝後不久就在家中病逝,王剛還親自參加葬禮,小皇帝也給他追封國公。
然後王剛徹底掌控朝廷,開始了自己的變法之路。
王剛並沒有一蹴而就,將三大變法一起執行,他選擇了先搞火耗歸公,理由也簡單,這個最容易搞。
大宋是曆朝曆代火耗最低的朝代,因為宋朝實行高薪養廉,官員工資曆代最高,可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甚至像王剛這樣身兼多個職位,就拿多份工資。
所以大宋官員不缺錢,自然盤剝老百姓的情況也是曆代最低。
火耗歸公雖有阻力,但還算不大,王剛更能在實行火耗歸公時,檢閱官員能力,挑選自己的變法人才。
國家變法,從來不可能一個人完成,王剛需要一個自己的班底和團隊,實行第二步攤丁入畝。
小皇帝因為年幼,並沒有過問王剛的變法,直到火耗歸公實行三年後,王剛身邊聚集一大群實乾官員,樹大根深,小皇帝這才怕了。
有一次,小皇帝以家宴的名義,邀請王剛一家入宮,看見了表妹盛梓蕎,一見傾心,立刻向太後提了一句,想招表妹入宮為妃。
本來盛明蘭覺得,這是親上加親的好事,就向王剛一提,沒想到引起王剛強烈的反對。
這個時代,表哥娶表妹那叫親上加親,可王剛卻覺得亂,當然會反對。
這件事也成了帝相不和的導火索。
很快小皇帝就找了幾個大臣,上書提議親政,想收回王剛手中大權。
王剛察覺不對,但為了變法能順利進行下去,隻能選擇大權不放,駁回了親政的提議。
小皇帝下朝後就在後宮發了一大通脾氣,就連太後盛明蘭都驚動,跑過來勸慰兒子。
“皇兒,你舅舅不讓你親政,其實也是為了你好,他推行變法,知道會得罪太多人,所以想把一切攬在自己手上,什麼苦什麼罪都自己受了,給你留一個太平盛世。”
“舅舅心意朕也知道,但是朕已經長大,總不能還躲在舅舅身後。”小皇帝不甘心道。
“這難道不好嗎?舅舅把苦活累活都給你乾了,你以後坐享其成。”盛明蘭不解道。
小皇帝不說話了,他心裡想著,萬一舅舅以後不歸政怎麼辦,誰又能壓製他呢?
盛明蘭看小皇帝還是心有不忿,就說道:“你以後不要再為難你舅舅,他手上有先帝遺詔,隨時能廢了你。”
“母後,你說什麼?!”小皇帝震驚莫名。
盛明蘭說道:“先帝臨終前告訴我,他留了一份遺詔給你舅舅,萬一你將來昏庸無道,就拿遺詔行廢立之舉,另立明君。”
小皇帝瞪大眼睛,說道:“母後,這麼重要的事,你為何不早告訴朕!”
盛明蘭為難道:“其實先帝不讓我告訴你這件事,擔心你與舅舅生了間隙。”
小皇帝眼珠亂轉,心思百轉,一時不明白先皇為何這麼做,這不坑兒子嗎!
從此以後,小皇帝果然老實很多,對王剛言聽計從。
王剛也就把精力用在了變法之上。
火耗歸公後,王剛開始實行攤丁入畝,果然遇到很大的阻力。
田稅歸到大地主頭上,果然引起反彈,那些在江南擁有大片土地的士紳,根本不可能拿大筆錢出來交稅。
好日子過久了,誰願意過苦日子。
江南七省很多地主聯合起來,向朝廷施壓,就連不少江南一地的朝臣都上書反對攤丁入畝。
甚至有一些激進的大臣,頭撞金柱,以示反對。
小皇帝看了都有些怕,王剛卻選擇硬剛,但凡反對的,全部拉出去打了板子,江南的地主拒不交稅,王剛就讓人拉一個典型出來,灌上謀反的罪名,抄家滅族。
手握兵權的王剛,專治各種不服。
在一陣鬨哄哄的殺頭中,江南一地的攤丁入畝才得以實行下去。
王剛的名聲卻也慢慢變壞,不少人背後詆毀他,說他弄權誤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