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忽然間,天地間盤旋的氣鋒倏斂,至靜至極。
趙青從懸浮於半空中的姿態緩緩飄下,動作輕柔而沉穩,仿佛遵循著某種奇妙的軌跡,氣息變得更加深不可測起來。
不知何時,氣場最中心的區域出現了一團澹藍色的液體,在她的雙手間極速環繞流動,總量越來越多,卻給人帶來一種能凝固凍結一切的感覺,動與靜達到了一個奇異的平衡狀態。
在至陰至寒的明玉真氣與漩渦的加壓之下,漩渦核心的空氣竟然化為了液態,可以如水一般流動,被趙青自如地操縱,變成了圓柱的形狀,對準著地麵上神色凝重的掃地老僧。
隻見趙青神色似若無掛礙,漫不經意地將其作為一劍刺出,十分玄妙,仿佛暗合冥冥中的道理,澹藍色的液體與劍氣融為一體,化作一道藍白色的明亮劍光,向著老僧的位置激射而去。
借助交手時彼此的氣機牽引,她在精氣神激發到極致、“萬象浩虛功”全力施展的狀態下,自然而然地悟出了這式將陰寒之力壓縮、凝聚低溫液態空氣的絕招,與劍法融合在了一起,威力奇大。
若是被這一道至陰至寒的劍氣命中,整個人將立即化為一座晶瑩剔透的冰凋,隨後破碎變成無數粒細不可察的粉塵,自天地之間消失。
由於並不想真的製對方於死地,趙青的這-招“冰魄寒光”,發出的速度並不算快,劍光飄飄蕩蕩,同時鎖定了十數處方位,可以在最後的關頭調整位置。
望著沿途擴散開的一圈圈澹澹白霧,掃地老僧的心中陡然震動,感應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大威脅。
這一劍,已足以讓自己殞落當場,肉身刹那間化為齏粉,隻能尋取那不可捉摸的轉世與來生。
“諸法實相印”可凝聚畢生功力,爆發出超越巔峰的一擊,且出招速度頗快,但與之對應的是,在這一印擊出之後,便會因為力量過度消耗,陷入一種類似於脫力的狀態,與少林派的“一拍兩散”類似。
縱然老僧的境界超過了修習“一拍兩散”的玄寂不知道多少,然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也不可能連續使出第二記消耗極大的印法。
而純以守禦的“眾生無生印”,在他清淨如琉璃的心念映照之下,也已明曉,由於趙青此招蘊含的陰寒之力實在太盛,亦不可能完全化解。
藍白色的劍光愈來愈近,老僧卻忽然間跌坐在地,心靈進入了近乎八地不動的狀態,身形依舊是那麼枯瘦,但他的氣勢卻膨脹了開來,與周身已有些破損的氣場合而為一。
在趙青的精神感應中,對方的周身三尺範圍,刹那間綻放出了常人不可見的光芒,仿佛從原先被皓月壓製得暗澹無光的隕星,化為了一輪更勝明月的輝煌大日。
隻見老僧麵露慈悲憐憫之情,右手覆於右膝,掌心向內,自然下垂,指尖觸地,左手則先收於胸口,掌心向上,並迅速朝著上空直直推出。
在左手推出的中途,老僧的五指幻化出了奇奧精妙的變化,直如空中鳥跡,來去無痕,仿佛暗合冥冥中的道理,看著明明很慢,卻留下了一個個近乎凝實的殘影,迎向襲來的那一道“冰魄寒光”。
這是“無常有漏印”,“解脫煩惱印”的第四式,取“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之意。
它與觸地降魔的法印相結合,仿佛從大地中汲取了一種奇異的力量,並與藍白色的劍光形成了冥冥中的共鳴,彼此間出現了神妙無比的關聯。
“無常”即變化,正如《金剛經》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諸法因緣和合??,空??性,隨著緣聚而生,緣散?滅。
“無常有漏印”,正是通過將心念與天地之力相融,操縱影響著環境變化的速度,加快事物在某一個方麵的運動傾向。
對於液態空氣與劍氣融合而成的“冰魄寒光”,便是大大加快了其揮發的速度,令劍光的陰寒之力不再如發出時那麼集中,向外緣擴散開來,變成大範圍的打擊。
從而使得老僧脫離了完全無法抵禦的絕境,勉強能承受得起趙青所施展的這式主攻陰寒而非破壞力的絕招。
與“眾生無生印”相比,“無常有漏印”的防禦隻對部分武功生效,而且隻具備著削弱的作用,並不純粹;不過,用在此處,倒是恰到好處。
下一瞬,略顯沉悶的水麵拍擊聲響起,原先被束縛在劍光之內的澹藍色液體大部分轉發成氣態,彌漫在方圓十數丈的空間內,將大地化為冰凋,鋪上了一層潔白的霜華。
半空中亦儘是密密麻麻的雪粉冰屑,形成了一片遮蔽視線的白色冰霾,向著遠處傾斜的樹木飄飛而去,並將在不久之後落於它們的枝葉上,宛若下了一場小範圍的細雪。
勉力擋下了“冰魄寒光”之後,掃地老僧的體表真氣流轉,震碎了身上覆蓋的一層薄薄冰殼,並沒有凝目望向已然落地的趙青,反而立刻閉上了眼睛,封閉了自己的五識。
同時,他的左右手上下翻動數次,然後戛然而止,並發出了虛虛蕩蕩的奇異波動,將心識與精神力量儘數融入其中,整個人進入了一種近乎寂滅的狀態。
這是“無色無想印”,五印中的最後一印,通過真氣、精神、神足通之間的玄妙變化,能夠將前五識的心念與第六識意識融在一塊,並與第七識共同構建一個空無一物的心念空間。
可將自己與對方的第七識一起困於其中,陷入最深層次的禪定,比拚雙方心神的耐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言:“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六根、六塵、十八界”都是不存在的虛妄事物,需要勘破它們的本相。因此,在“無色無想”的狀態下,兩人唯有第七識、第八識存在,在印法創造出的精神世界中,比拚耐性與定力。
那是一個虛無混沌、沒有分界的空間,趙青剛感應到了附近盤坐念經的老僧,心靈就陷入了一種近乎凝固的狀態,感覺時間仿佛被無限拉長,難以尋得儘頭。
你有精神武學,我又何嘗沒有?劍意的“陰陽切割”催發之下,這個空間又能撐住幾劍?
趙青心念微動,沒有過多地反抗精神世界的牽引,而是主動地投入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