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捕頭,您就饒了我吧,真隻有這種配重的牛尾刀了,再重的就要去州府官辦的兵刀鋪定做了。”
牛尾也就三斤多一點的重量,這已經是考慮到捕快都會武藝,所以加了鐵料的結果,尋常的單刀也不過兩斤多點。
可即便如此,楊謙現在還是覺得手裡的牛尾刀輕了些,於是來找官衙的庫房郎官,想要換一把更重的,最好能有六斤左右。
但庫房裡的郎官一臉無奈的表示庫房裡最重的牛尾刀也就四斤半而已,並且三道城裡也就備了兩把,一把在王海手裡,一把就是現如今楊謙手裡的這把。
若還嫌不夠,就需要去州府定製。因為這種製式軍械隻能在指定的地方打造,彆的地方敢私自鍛造是要夷三族的大罪。
“那要等多久?”
“快的話半年,慢的話一年半都不稀奇。畢竟四斤半的牛尾刀都很少有人用,您要的六斤的,怕是還得重新配重鍛打,而且尋常師傅還不一定有這手藝。
要我說楊捕頭要不先用著這把四斤半的,要更重的刀再慢慢申領?”
換個人來,庫房郎官絕對沒這麼好的耐煩心,誰讓楊謙現在是官衙裡的大紅人呢?甚至在三道城裡那都是被街上傳遍的“破案高手”,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不過倒也沒有覺得楊謙在吹牛,六斤重的單刀,這想想都嚇人。
庫房郎官卻並不會覺得奇怪,畢竟和旁人比起來,楊謙那可是在堂堂仙師的親自一對一指點下秘密修行的三天的人,能跟尋常武者一樣嗎?
肯定是有什麼訣竅在的。
而且看楊謙那高高隆起的太陽穴,怎麼看起來比三道城第一高手王海看著都要誇張呢?
楊謙見對方講明了條理,還能說什麼?隻能點了點頭,同意了對方的方案。將自己以前的牛尾刀換成了三道城官衙裡最重的四斤半的製式。
多了一斤多點的重量,作為單刀而言體會是很明顯的。這種對於一般捕快而言過於沉重的重量此時在楊謙手裡還覺得“要是再重點就更好了”。
“之後朝州府定製六斤長刀的事情就拜托周郎官,楊謙這邊先謝過了。”
“哈哈哈,楊捕頭太客氣了,分內之事罷了,哪裡用得著謝。”
客套幾句之後,楊謙回到捕房自己的丙字班。
剛進門就碰上了陳東。
最近因為楊謙給了陳東武祥銅礦廠上的“線人”,所以陳東這邊要遠比汪仕貴那邊進展快得多。
進了楊謙的班役房,陳東關上門開始稟報。
“楊爺,劉衡的東西昨天傍晚都送過來了,我們梳理了一遍發現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您看這裡”
陳東一邊說,一邊從懷裡拿出來一疊寫滿了字跡並且畫了很多標記的紙放在楊謙麵前。
“楊爺,在失蹤案案發的前年開始,武祥銅礦上的實際出工名冊比他們上報給官衙的名冊差彆很大,我們粗略算了一下,差不多少了三成到四成的人手!差彆主要集中在苦力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