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全是邊軍出身,是當初跟著肖蒼昱一起從彆的邊城到雙慶府就任府主的時候跟著一起過來的親衛之一。
照理說吳大全應該是肖蒼昱的絕對親信。
但現在吳大全卻是第一個跳出來揭穿肖蒼昱老底的人。
“當初在邊軍中時,肖大人愛兵如子,並且一身正氣,後來到任地方亦是如此,最喜歡就是為民做主,最討厭的就是屍位素餐和欺壓百姓之輩。
也正因為此,我等親衛常伴肖大人左右,崇敬之餘甚至願意為大人拋頭灑血也不皺一下眉頭。
但到了雙慶府之後很快這一切就都變了。
這邊當時情況極為混亂。萬裡竹海的妖修,各地的賊匪,猖獗成勢到處肆虐,甚至多有攻城、屠城的事情發生。
這是以前我們都沒遇到過的情況。
沒有仙門庇護,沒有國朝增援.光靠我們的力量根本無濟於事。很多隨著肖大人過來的弟兄們也是在這個時候死掉了。
直到後來,一個巧合的機會,肖大人活捉了一個邪道修士,從那以後肖大人就逐漸變得不一樣了”
人的變化不會一蹴而就,而是逐漸演變。
在吳大全的言語裡,肖蒼昱從一個也不過四五年而已。在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節點就是“一個邪道修士”的出現。
“是化神宗的人?”
吳大全還頗有些意外,沒想到自己還沒說,楊謙就一語道破。
“是的大人,是化神宗的一個長老,當時被纏絲洞的人追殺,身受重傷撞在了我們手裡。肖大人下令生擒。
那一戰我們死了幾百個弟兄”
從吳大全的講述裡,與楊謙的判斷是一致的。肖蒼昱就是化神宗的修士。但肖蒼昱加入化神宗的經過卻並不是“拜師”或者“被腐化”,而是有些機緣巧合的意思。
一個麵對困頓感覺無能為力且無助的人,突然接觸到邪道路數,打開了一扇可以獲得幾乎無窮力量的大門時會怎麼選?
楊謙甚至猜測肖蒼昱當時應該是抱著一種“打不過就加入”的心態。是發狠了。
“後來呢?這種事包不住火,肖蒼昱是不是繼續用手段利誘你們跟他一起走上邪路?就是你說的那雕像?是不是這種?”
楊謙一邊問一邊從抽屜裡拿出來一張他隨手畫的邪神像的輪廓圖給吳大全看。
畫得很潦草,但大致的特點卻很清楚。背生雙翼、三眼、獨角獸頭人形。吳大全一眼就分辨出來連連點頭。
“是的大人,就是這種雕像!”
吳大全甚至看到這麼一幅潦草的畫都明顯的打了一個寒顫。似乎對這個雕像本能的覺得厭惡和恐懼。
“我當時也渴望力量,特彆是看到身邊的弟兄們開始變得越來越厲害之後,我更渴望了。但當我知道這些力量的來曆後被嚇得不輕。於是裝模作樣的打翻了雕像,之後就被一貶再貶,離開了肖大人身邊,最後成了一名捕快。”
說這麼多,吳大全心裡所想就很複雜。估計憤怒,同情,內疚,妒忌,害怕等等都會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