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著自己降臨這一時空來的意義,魏廣德才有了一點主角意識,他感覺自己是天命之子。
可惜不是穿越在明末,要是在崇禎朝就好了,說不得就和滿洲韃子乾一架,打贏了就贏得整個江山,豈不是美滋滋。
不過,這些想法那都是以前的事兒了,現在,擺在魏廣德麵前的就是解決唐縣尊出的考題。
說實話,魏廣德對於考科舉,雖然有那麼一點沒底,主要是因為他沒考過。
第一次,心裡難免有一點點忐忑。
但是因為還有了一點主角意識,魏廣德覺得自己的命運不會那麼悲催,應該不會出現後排隔著自己老遠那個白發蒼蒼的老頭那麼悲劇,都年紀一大把了,還在和孫子輩的小孩互道同窗之誼。
好吧,回到考場上,魏廣德看著唐縣尊出的第一道題,心裡也是暗樂,做過的,自己還在孫夫子的指導下改動過,然後夫子說可以了,那麼就把自己寫的直接抄上去就好了。
實際上,很多人可能都會以為古代科舉,麵對考官出的題,考生們都是臨時想出來的答案,其實不然。
最初,魏廣德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在孫夫子一番教導下他才知道,其實都是考生自己以前做過的,在考場上回憶一下,怕有疏漏才會用到草稿紙,先臨摹出來,檢查無誤謄抄到考卷上。
他們需要草稿,那是因為怕記憶不清晰,寫錯漏,可魏廣德不會啊。
不過魏廣德也不會大喇喇直接從寫在答卷上,還是運筆快速在草稿上寫了一篇。
耽誤時間嗎?其實不耽誤時間,因為八股文其實沒多少字,長的能寫到七八百字就算多了。
也就是毛筆寫起來費時間,要是以前的鋼筆,魏廣德可以寫的更快速。
“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魏廣德從右到左自上而下開始寫起來,這就是破題,是幾篇卷子裡選的最好的破題法,在這個時候自然要毫不猶豫的用上。
破題之後就是承題,魏廣德依舊不慌不忙寫著。
“蓋聖人之行藏正不易規自顏子幾之而始可與之言矣”
承題完畢就是起講,魏廣德在那裡刷刷點點不斷的寫著,古人真的可以做到文不加點,因為這個時代就沒有標點符號。
“故特謂之曰畢生閱曆隻一二途以聽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窮於其際者往往而鮮也......”
寫下“有是夫惟我與爾也夫而斯時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幾個字後,四百多字的文章寫完,魏廣德算是完成了今天第一道四書題。
接下來就是第二道題,出自大學第六篇,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這道題,魏廣德自然也做過去。
其實這個時代因為心學和理學的爭鬥,類似帶有明顯分歧的題目時不時都有出現,而一旦出現一篇不錯的文章,往往就能夠流傳很廣。
魏廣德相信,院子裡坐的這麼多考生裡麵,和自己差不多的也大有人在,都是看到優秀答卷的,自然知道怎麼答這道題。
不過沒關係,魏廣德記憶好,他當初做的文章可是一個字兒都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