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312海運濟遼
元宵節假期過後,這個年算是過完了,各衙門也重新開門上值。
隻是,似乎一開頭就不是好兆頭,也預示著嘉靖三十八年似乎又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景。
二月開衙不久,一份份來自邊鎮和江浙的戰報就不斷被送入京城,大同鎮、寧夏鎮皆有敵情,江南江北亦出現大量倭寇襲擾,聲言若不放出五峰船主,他們會繼續擴大襲擾範圍,並逐漸北上攻打山東等沿海府縣。
至此,一度被朝廷遺忘的階下囚大海盜王直的名字又一次在朝堂上被人提起,隻是這次的爭論明顯小了很多。
去年為了是否要逮捕王直,朝中還有大臣認為可以按照胡宗憲所奏――招安,但是在看到江南、江北連遭倭寇襲擾後,願意保王直的大臣迅速減少。
大明朝,是不能被區區倭寇恐嚇住的,即便認為應該招安以平息海疆的大臣,在這個時候也選擇了閉嘴不言。
現在唯一還要等的,就是浙江按察使司呈送王直的審問記錄了,按照記錄就可以定罪並進行處罰,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以目前的情況看,王直必死無疑。
六月,一份巡撫遼東都禦史候汝諒的急報就被快馬送到了通政使司,通政司看了急報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出了衙門跑向內閣駐地――文淵閣。
很快,遼東遭遇百年大災的消息就在京官中傳開。
巡撫遼東都禦史候汝諒陳情:遼左濱海,水陸艱阻。過去遭受天災,僅數城或數月,未有如今日這樣全鎮被災,三年五穀不登的。臣於春初奉命入境,見村裡無炊煙,野多暴骨,蕭條慘楚,目不可忍視。去年凶饉,鬥米銀八錢,母棄生兒,父食死子,父老相傳,鹹謂百年未有之災。今值夏秋之交,水災蟲災並發,鬥米貴至銀七錢,冬春更不知如何。請大出內府銀錢,以救一鎮生靈。
“母棄生兒,父食死子”這樣的文字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巡撫給朝廷的奏報中,瞬間就戳中了朝中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臣們的激點,一時朝野嘩然,無數為遼東請命賑災的奏疏雪片般飛入通政使司。
災,是一定要救的。
戶部尚書賈應春被內閣火速召見,詢問戶部錢糧情況,這樣的奏折內閣是不敢耽誤的,必須第一時間了解到詳情,戶部能給出多少錢糧用於賑災,票擬的時候才好一並寫上。
隻是內閣的動作始終還是要比錦衣衛慢上一步,在他們召集戶部尚書商議救災事宜之時,錦衣衛已經將抄錄候汝諒的奏章先一步送入了西苑。
嘉靖皇帝在永壽宮中看到這份奏報,愣愣的沉默了半晌才吩咐道:“傳內閣閣臣,六部部堂速來西苑。”
而此時的內閣中。
“嚴閣老,戶部可出銀六十萬兩,可是卻拿不出等價的米糧,今年南方少雨,多地大旱,漕運也大受影響,今年的漕糧都沒法保證運輸,哪裡來的糧食調運遼東。”
說話的自然是賈應春,他接手後的戶部,一番整頓後,又是摳摳搜搜大半年才積攢下一點銀子,現在又是一場天災,賈應春就知道,這筆銀子是保不住了。
一鎮災民,那是不能不救的,除非不要關外的千裡國土。
而且,就算你不要那片土地,那些人可都還是明人,大明朝廷也不能視而不見,任其餓死吧。
“那就斷了商路,優先過漕船,保證糧道通暢。”
徐階開口說道。
“徐閣老,前倆月就已經下了公文,現在江河上堵了無數商船,眼看著汛期將至,那邊早就已經鬨得沸反盈天了,還要再加運幾十萬兩銀子的糧食,是真的辦不到。”
正在這時,門外腳步聲起,一個小侍飛跑著進屋向裡麵眾人傳旨道:“皇上口諭:傳內閣閣臣,六部部堂速來西苑。”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