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361漏洞
宣府鎮是明初設立的九邊鎮之一,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也有簡稱“宣鎮”者。
所轄邊牆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總長近千裡。
宣府鎮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彆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後世隆慶年間程道生在《九邊圖考》中稱:“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分屯建將倍於他鎮,是以氣勢完固號稱易守,然去京師不四百裡,鎖鑰所寄,要害可知。”
與之毗鄰的大同地位也是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明朝設置了宣大總督這一職位的原因,還把宣大後方的山西也並入到宣大總督管理範圍之內。
為何會成為蒙古南下的咽喉之地,這其實很好理解。
平日,俺答汗長期駐留的地方就是板升城,也就是後世的呼和浩特市。
在呼和浩特市和北京之間連出一條直線,線條會從宣府和大同之間穿過。
好吧,距離最短。
明初,太祖朱元璋專門封了代王朱桂和穀王朱分彆鎮守大同和宣府,燕王朱棣坐鎮北京,其目的也是為了保證“元大都”的安全。
明宣德五年,宣府鎮總兵譚廣“請置都指揮使司,分直隸及山西等處衛隸之。”獲得朝廷的批準。
治所在宣府鎮城的都指揮使司取名萬全,借了萬全衛的名號,規模卻大很多。
萬全都指揮使司建立時轄宣府前、左、右衛,萬全左、右衛,懷安衛、保安衛、蔚州衛、永寧衛、懷來衛、開平衛共11衛,另興和守禦千戶所、美峪千戶所、廣昌千戶所、四海冶千戶所、長安嶺千戶所、雲州千戶所、龍門千戶所7個千戶所。
萬全都司是大明朝設置的最後一個省級軍事機構,隻設都指揮使司,而不設置相應的承宣布政使司與提刑按察使司,此前僅有遼東鎮一例。
此時,大鬆山蜿蜒的山道上,從前一個拐彎處突兀的冒出數十名身著鎧甲的騎士,他們奮力的催動胯下戰馬沒命的往前跑,仿佛身後跟著什麼洪荒猛獸般。
在他們經過後沒多久,大地就開始微微的震顫,伴隨著逐漸放大的轟響聲傳來,如同地龍翻身時大地有響般。
隻是隨著那處拐彎處湧出密密麻麻身穿各式皮甲的騎士,其中也夾雜這少量身穿鐵甲的騎士,顯然是這隊騎兵裡地位不低的人,地麵的震顫和傳來的轟鳴聲有了源頭,那是大隊騎兵正在前進。
不統一的軍裝,這就是草原騎兵的標配。
和關內的大明朝軍隊不同,蒙古人雖然也有軍裝樣式,但是更多的還是按照他們自己的實力來製作,有錢的會考慮用造價不菲的鐵甲,而普通的蒙古人家境一般,則會使用皮甲作為防護。
統一裝備的,或許也隻有大汗和貴族身邊的衛隊才有的待遇。
雖然衣著雜亂,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可是整支隊伍的士氣卻是很高昂,一路奔行中,許多人臉上都掛著輕鬆的微笑,和身旁的戰友不知說笑著什麼,似乎他們隻是集合出去打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