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無聲息中,在楊博等朝廷高官眼中,裕王府的實力是越發壯大了,特彆是在軍方,裕王府門下已經有三人出任總兵官一職,分彆是馬芳、俞大猷和董一奎。
五天後,魏廣德晚上回家才得到張吉的通知,宣府回信下午的時候就到了。
回後院在徐江蘭服侍下換下官服,穿上常袍,這才到了書房,拆開馬芳信件看起來。
果然如此。
看完馬芳的信,魏廣德知道,馬芳還真是和宣大總督江東鬨得有些不愉快,不過這隻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兒,在處理公務上還沒有相互下袢子使壞。
說起來其實也簡單,江東到任宣大後,就明確告知馬芳,希望他不要動不動就出長城襲擾,先鞏固長城沿線為上。
當然,之後的事兒就是,馬芳對江東的指示不以為然,一切隻停留在嘴上,手上動作卻是沒見絲毫收斂。
以攻為守之策,其實當初還是魏廣德提出來的。
把戰火燒到草原上去,加大對蒙古各部的襲擾,削弱他們的實力,讓他們不至於如此肆無忌憚侵襲大明。
馬芳自然不會因為江東的幾句話就停下手裡的動作,何況他也可以說是在大草原上長大的,也習慣在草原上躍馬揚鞭的感覺。
之後就是江東想要抽調馬芳部下正兵營三千騎兵和大同騎兵一起組成總督直管的正兵營,駐防在宣大之間,可東西策應兩地。
馬芳對自己的正兵營那是傾注大量心血,從裝備到糧餉都是全力保證,好不容易打造出這麼一支兵馬,自然不願意交出去。
沒有這支兵馬,他哪有底氣跑到韃子的地盤去撒野。
馬芳勇猛歸勇猛,可卻不是笨蛋,自是乾不出以卵擊石的傻事。
對此,江東雖然有些不滿,可馬芳扛著裕王府的大旗,江東也不好因此就和他交惡,隻不過關係不怎麼和睦就是了。
信的結尾,馬芳表達了自己不想去薊鎮的想法,比較在宣府呆習慣了,甚至去大同擔任總兵都行,畢竟大同是他老家,就是不願意去薊鎮。
魏廣德收好書信,放在專門的匣子裡鎖好,閉目沉思。
江東和劉燾之間爭薊遼總督,這事兒本和他不相關,不過他有點咽不下江東和楊博搞這個標營的氣。
這是打算明搶各鎮精銳騎兵了。
楊博在奏疏裡怎麼說的,“督撫下各設一枝,各足三千人,或於各區見兵內挑選,或於各處家丁內召募。”
什麼意思,就是督撫在自己管轄區內直接挑選官兵,甚至可以從將領身邊的家丁中招募,這不是挖牆腳嗎?
知道歸知道,可沒人敢以此說事兒,誰敢說兵是自家的,想造反嗎?
或許,楊博是真通過戰場實際情況發現,總兵麾下正兵營和親兵隊戰力很強,所以想在各鎮多打造幾支這樣的隊伍出來,在遭遇戰事之時,可以有更多精銳投入戰陣之中。
不過,實實在在的,影響到各鎮將領的利益。
這是一個對文官好而對武將不好的政策,武將背後則是大明的勳貴集團。
魏廣德是文官,可出身卻是軍戶,屬於勳貴集團的一員,雖然是最低級的成員家族。
如果讓他去選擇,他當然會以家族為重,選擇支持武將一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