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792新京營
戚繼光的《奏陳邊務疏》初稿,開篇就是說“薊鎮兵雖多亦少之有原七不練之失有六雖練無益之弊有四”,多自然是指軍卒人數很多,少則是精兵少,許多都是湊人頭的,訓練也不足。
這是魏廣德看到奏疏第一時間的反應,不過這事兒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他也親眼見過。
隻是戚繼光眼光當然不是魏廣德能比的,他雖然隻是匆匆一瞥,可看出來的問題卻是極多。
當然,奏疏是文言文寫的,戚繼光雖然不像俞大猷考過科舉,可也從小就習文,自然是能自己來做的。
魏廣德繼續往下看,很快就知道了他看到的東西。
說薊門之兵名義上眾多而實際上不足,原因有七條。
駐屯軍人不習兵事,而好微末之技,壯健的兵卒為將帥役使差遣,隻有老弱的兵卒在部隊充數,這是第一;
邊寨曲折漫長,卻極少設立通郵機構,使臣賓客來往不斷,每天迎接不暇,參將、遊擊成為驛使,營房關壘變成了驛站,此為第二;
敵寇來犯,而調遣無方,長途奔赴,人馬兩傷,為第三;
防守邊塞的士卒缺乏嚴明的約束,行伍不整,為第四;
作戰中騎兵不用馬,反而徒步,這是第五;
家兵氣盛而軍心離散,這是第六;
樹立邊寨障礙而不選擇輕重緩急,防備地點眾多而使兵力分散,這是第七。
這七條弊害不除,兵備怎能能做好?
並且還有士卒不訓練的六條過失,雖然訓練但無益處的弊端又有四條。
什麼叫不訓練?
邊寨所依賴的是兵卒,兵卒所依賴的是將帥,現今恩威號令不能讓人心服,營規條例不能使其齊心協力,無論舒緩還是急促都難以驅使,這是第一;
擁有火器而不知道使用,這是第二;
對當地百姓放棄訓練,這是第三;
從各鎮調來充實邊防的兵卒,以自己非當地衛所統轄,漫無紀律,這是第四;
偏師民兵超過四萬人,且人各一心,這是第五;
練兵的要務首先在於練將,眼下注意武舉考試,多種途徑的選擇薦舉與此類似,但這是選將,並非練將之道,這是第六。
至於戚繼光所說的雖練無益的四條,則是他觀各地練兵後得出的想法。
現今一營兵卒,作為炮手的常有十人,不知兵法中各種兵器交互使用,應當以長衛短,短以救長,這是第一。
三軍的士卒各有擅長之技,戰鼓軍旗等,都應有所準備,現今都棄置不用,這是第二。
拉弓射箭的功力不能比敵人更強,而想以此取勝,這是第三。
教練之法,各有淵源係統,外表美觀則不實用,實用則不美觀,當今訓練全無實在內容,這是第四。
“元敬,按你所說,這薊鎮大軍貌似都廢了。”
完整看完戚繼光的奏疏,魏廣德又思考半晌才開口說道。
“魏閣老,若非我親眼所見,實難相信我大明邊軍居然已經淪落至此,隻剩下個花架子。
末將隻是到各地聚兵,看他們操練了一場,一些地方雖然看似動作整齊劃一,可那就是樣子貨,甚至許多士卒連手裡武器長處,怎麼用都不知道。